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傳說中此原為舜時代之《招》,於漢高祖六年(西元前201)改稱《文始》。傳說中創者為夔或質。《文始蹈空間結構為八佾,六十四名者。具為羽和籥。漢高祖(西元前206∼西元前196)、漢文帝(西元前179∼西元前157)及漢武帝(西元前140∼西元前87)諸帝宗廟祭祀禮儀中《文始》。
《漢書.禮樂志》、《冊府元龜.掌禮部》。
台左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譜動符號。此一系統使用一小方塊代表台特定區位,在方塊內塗上陰影可標示出台區位,下台左區即是在四方塊的左上方塗上一個三角形陰影()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蹈雜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刊雜誌名。美國每月定期發行的月刊雜誌,刊載有關各種劇場蹈的訊息與文章,創刊於1926年,原名《愛者雜誌》(Dance Lovers Magazine)。1932年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停刊。1941年復刊後,魯道夫.亞斯萬(Rudolf Orthwine)將其擴展為世界性的蹈雜誌,現任總編輯為威廉.可摩(William Como)。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爪克;假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名。印尼峇厘島假面劇,起源於十八世紀。此劇中的者,都必須戴上面具,演出爪哇卡汶語(Kawi)版本的《羅摩衍那》〔見Ramayana〕和《摩訶婆羅多》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Asian Theatre》.
阿爾貝荷;歡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非洲查德共和國阿拉伯蹈,由回教國家君主馬凱(Makay)的女兒郝爾(Haua)和一群青年人一起歡跳的蹈。男者與女者一塊兒手牽手跳的情形在非洲地區並不常見,此為一特例。據學者言,這種狀況唯有在豐收時的慶典上才會如此。蹈特徵是有高躍的動作(四拍)、側跳及跨跳加轉身(五拍),再跳回原始位置(四拍)。郝爾以右腳跨跳,左腳著地。未婚青年人在外圈跳,圍在圈內擊掌著為當地受敬重的婦人,這種方式的蹈和哈達德族(Haddad)很相似。蹈時配合的歌曲為頌讚一些顯貴人士。基本的節奏即四拍、五拍、四拍的形式。郝爾會在歌曲完歇後由另一者替代她的位置。此因節奏快、跳躍的動作多,較適合由年輕人...
《The JVC Anthology of World Music and Dance》.
芭蕾劇團基金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1947年成立,是美國芭蕾劇團〔參見美國芭蕾劇團(American Ballet Theatre, ABT)〕的基金會,負責為會員提供優先訂票、觀賞彩排,或參加特別活動之服務。ABT有將近一百位者,經常在國內外演出,碼已超過一百支,包括古典、現代、幽默、嚴肅、故事性及抽象性的作品。地址:890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03-1278 U.S.A.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33rd ed., 1998.
苦聰人葫蘆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苦聰人民間蹈。流行於雲南省的新平、元江、墨江、金平等地苦聰人聚居區。以葫蘆笙伴奏蹈,或表演者自吹自跳而得名。葫蘆笙是一種吹奏樂器,用葫蘆做笙斗,一般插有五支竹管,長約一六至六六公分不等。苦聰人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年,每逢這個節日,苦聰人以村寨為單位,舉行祭祖活動。祭祖儀式結束,老人們便唱起古老的酒歌,敘述歷史和演唱神話傳說,眾人跟隨唱合,氣氛十分隆重。接著人們便吹起葫蘆笙,青年男女便自由的圍成圓圈,踏著節拍歡快的跳起《葫蘆笙》。其中尤以男子表演的單人或雙人的自吹自跳的《葫蘆笙》最為精彩。者模擬各種動物的形態,生動逼真,還有倒立、旋轉、金雞獨立等技巧動作。主要步法有:〈三步一踼〉...
民俗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亞美尼亞及其鄰近國家的吟遊詩人,為年代久遠的民俗歌者之專門用語。他們在兩千年前的伊朗及土拉尼亞(Turania)極受尊崇。當時法蘭克族的國王查爾斯(Charles)即被尊稱為Carolos Magnus,即「偉大的歌者」,另印度波斯王朝中的國王亦有名「Ashugs」,或Asokah(阿育王)。此傳統的民俗歌者從未消逝且流傳至今,現代的Ashugs可在莫斯科的亞美尼亞劇院慶典中見到,由當代頗具盛名的歌者、者、及演員所表演。之後有些表演者至倫敦的民俗蹈慶典訪問,他們被稱為「亞美尼亞的吟遊詩人」。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火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壯族傳統民間蹈。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地區壯族聚居處。當地民眾為了保護收穫後的稻穀不被深惡痛絕的老鼠所盜噬,而特別崇拜老鼠的天敵貓咪。希望通過對貓咪的崇敬,使之能盡職盡力地為民捕捉老鼠,保護糧食。為此,在每年秋季收穫之後,要在場院舉行護糧祭祀,並跳此蹈。扮作貓咪者在頭上戴繪有貓咪頭像冠外,另以稻草擰成草把從前至後圍繞頭部,在頸後合併成大辮作為貓尾,因在頭頂和身後的稻草上插滿燃著的香火而得此蹈名。蹈共分三段,第一段為祭祀禮儀;由穿著壯族傳統民族服飾,吹牛角號男子與提六角宮燈的婦女若干人為祭祀前列,帶領排列成雙行的十二名貓咪扮演者,按順時針方向繞場院一周,以示驅除邪惡、祈求吉祥。第...
天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赫哲族民間蹈。流傳於黑龍江省的富錦、同江等地赫哲族聚居區。多在喜慶或捕魚歸來人們飲酒祝賀豐收時由女子表演。天鵝在赫哲族人民心目中是純真美好的象徵。赫哲族民間傳說中的天鵝,也是勇敢、善良女性的化身。《天鵝》的產生和流傳,與赫哲族人民的信仰、傳說有著密切關係。者人數不限,表演時,舒展雙臂,翩翩起。時而模擬天鵝飛翔、跳躍、站立,時而發出模仿天鵝的囁囁叫聲,載歌載,抒情優美。主要動作有:〈單飛〉、〈雙飛〉、〈喝水〉、〈展翅飛〉、〈叉步〉、〈打旋〉、〈單腿飛〉等。曲調上下兩句,中速2/4 拍。與蹈配合默契,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