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冷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趁人不備,暗中射出的箭。《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城上暗放一冷箭,正中孫左腿,翻身落馬。」也作「暗箭」。
投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杼,織布機上用來牽引緯線的器具。投杼指曾參母親受惑於謠言,終疑曾子殺人,投杼踰牆而逃的故事。見《戰國.秦二》。後比喻謠言眾多,就連最親信的人也會動搖堅定的信念。《史記.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傳》:「今臣之賢不若曾參,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參之母信曾參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也作「投杼之惑」、「投杼之疑」。
主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室、正妻。《禮記.曾子問》:「非宗子,雖無主婦可也。」《戰國.魏一》:「今臣之事王,若老臣之事其主婦者。」
招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降安撫。[例]漢代曾以和親政招安匈奴人。
良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妙方,完善的計。《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大帥議論極是,真是弭亂的良方,外交的上。」
百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各種法制。《文選.任昉.天監三年秀才文》:「採三王之禮,冠履粗分,因六代之樂,宮判始辨,而百度草創,倉廩未實。」《文選.陸衡.辯亡論下》:「爰及中葉,天下之分既定,百度之缺粗脩。」
背本趨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捨本逐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捨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農事。古時候以農立國,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於工、商。《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齊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
淋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雨。《戰國.趙一》:「汝非木之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漂入漳河。」
呼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例]執政者應當重視人民的呼聲,以作為決的方針。
方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漢代選舉科目名。漢.揚雄〈解嘲〉:「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