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侯靈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挪威民間舞蹈,由一位男子在一位女孩面前表演。據說舞名和起源地均源自哈林達爾(Hallingdal),那是位於卑爾根(Bergen)和克利欣珊(Christiansand)間的地方。《侯靈舞》通常為2/4拍,一般是由一位或二、三位舞者跳舞競賽,伴奏樂器是用起源於十八世紀的民謠樂器Hardanger提琴,此樂器形似小提琴,有八條弦,其中四條共鳴弦發出嗡嗡聲。這支舞極具「力」和「藝」的形式,有時女孩站在椅子上,手握一根頂著男帽的棍子,男子保持舞蹈節奏,必須橫翻筋斗或跳轉二圈踢掉帽子,假若成功,兩人便一起共舞,若不成功,女孩則假裝走開;舞蹈開始和結束時都很安靜,有時舞蹈只有男子單獨演出,沒有女孩...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舞林高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藝高超的人。
|
專業舞蹈教師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1964年成立,由專業的現代舞、爵士舞,與芭蕾教師組成,目的在提高教學技巧。提供教師新教材內容、主辦比賽並頒發獎項、開設舞蹈營給教師與學生等。地址:P.O. Box 91 Waldwick, NJ 07463 U.S.A.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33rd ed., 1998.
|
哈雷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威爾斯的民俗舞,是由二位女舞者輪流和每一位男舞者跳的舞,舞形為圓形。此舞先跳三次的前八步與後八步,然後,前行十二步,原地重踏步四次;男舞者舉起雙手將兩位女舞者繞圈,接著,和外圈女舞者做拱橋,內圈女舞者通過拱橋;男舞者和內圈女舞者做拱橋,由外圈女舞者通過。三人往前跳四步,男舞者離開兩位女伴向前四步加入新女伴行列。最後需向新女伴做「招呼」(Hwyl)之動作,即問聲好,或親親對方臉頰。此舞使用的音樂是三支輕快《侶爾》(Reel)舞曲之混合曲,如《新豎琴》(Y Delyn Newydd)、《皇后之夢》(Breuddwyd y Frenhines)、《蘭佛邦男子之欣喜》(Difyrrwch Gwy...
《The Pluck & Squeeze Band Folk Dance Pages》.
|
烏孜別克手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烏孜別克族民間舞蹈。流傳於新疆的伊寧、塔城、喀什、 城、莎車、烏魯木齊等烏孜別克族聚居處。《手鼓舞》是烏孜別克族最具特色的一種舞蹈,又是技巧性很強的一種表演性女子單人舞。表演時僅用一隻手鼓伴奏,但是其節奏、鼓點音色的變化卻異常豐富。激昂時如春雷鳴響;輕緩時似涓涓流水。鼓手伴奏者多為男子。舞時,擊鼓者依據表演者的情緒,動作的強弱快慢變化,以恰當的鼓點與舞者默契配合,使鼓與舞相得益彰。該舞一般是由慢轉快,快速中突然嘎然而止,然後再由慢速開始,舞的最後多為高難技巧或連續的行進旋轉結束。表演者柔軟的彎腰和波浪式的手臂動作、優美、輕盈;而技巧性的旋轉和各種節奏的踏地步法,又顯得矯健、豪爽。
|
鳥刺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巷間舞蹈,屬巡遊藝中「門付藝」(在家門口演出的藝能)的一種。也是囃子舞的一種。「鳥刺」在日文中是以膠塗在竿上來捕鳥的意思,《鳥刺舞》也可以單稱《鳥刺》,或稱作《差鳥刺》,是以幽默的方式演出獵鷹者以餌鳥來捕獵的舞蹈。舞者作「鳥刺」、或奴僕的裝扮,帶著長竿子一邊捕鳥,同時好像真的受傷一般,模仿著鳥受傷的樣子。通常在正月的時侯,由「萬歲藝人」(新年時載歌載舞,沿門祝禱的藝人)演出;也經常在《大神樂獅子》的餘興節目中出現。沖繩地方在明治時期,還出現在門付藝人演出的曲目中。在鳥取縣則用在民間節慶宴會中,各地皆有,十分常見。
《民俗藝能辭典》、《日本舞踊辭典》。
|
喪葬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基諾族群眾性祭祀舞蹈。流傳於西雙版納州景洪縣 旺區的基諾族聚居區。此舞有兩種,一種為一般老人死後跳的叫《司秋》,意為安葬,晚上在死者家房子裡跳,屍體在家停放幾天就跳幾天晚上。男女群眾各半分開手拉手圍圓邊唱邊舞。另一種叫《阿嫫松鐵祭》,意為今晚要跳鬼。是村中高齡統管村社事務的人死後,當天晚上即開始跳的一種舞蹈。舞時有三個領舞者手拿鋩槌與群舞者成三角形,群舞者雙手拿竹筒相互對面而舞,一般要跳四至五天。出殯葬畢,由領舞三人男扮女裝、頭戴馬鈴、面戴乾蘆葉面具、小腿裹白布繫馬鈴,一人握鼓槌,另兩人各橫抬一竹筒,地下放有木板,舞者竹筒跺地時可發出 、 之聲。邊歌邊舞,有鋩伴奏。
|
斯里蘭卡國家歌舞劇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成立於1970年,團長為嘉倫斯.戴維納(Clarence Delwela)。舞團有二十八位職業舞者與樂師,代表該國至國內外參加各國藝術節演出,舞團負有傳遞該國文化的傳承責任,因此演出的舞碼與該國的宗教傳統(回教)、歷史傳說、儀式祭典有關。由於斯里蘭卡文化受印度影響深遠,故很多舞蹈或神話題材都與印度的兩部史詩「羅摩衍納」、「摩訶婆羅多」有關,而舞蹈的手勢動作更是源自印度的「手印」〔見(Mudra)〕。舞蹈的音樂為著名的甘美朗樂器,舞者皆能歌善舞,團長本身即為著名的「軍隊文化舞團」經理人,來自坎地的貴族家庭,並且擁有自己的舞團。他本人除致力於舞團的提昇,更深入斯里蘭卡偏遠地區採風,研究該地的...
第七屆香港亞洲藝術節1982。
|
日本舞蹈批評家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1969年成立於日本東京,目的在促進舞蹈評論在日本的發展,及提供舞評家定期聚會切磋的機會。地址:c/o Sakurai4-12-25, Seijoh, Setagaya-ku Tokyo, Japan 157.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33rd ed., 1998.
|
凱容為韶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南北朝時代,宋(西元420∼西元479)建國後,於永初元年(西元420),將前代之《正德舞》改稱《前舞》。孝建二年(西元455)改《前舞》為《凱容舞》。《凱容舞》被認為是舜時之《韶舞》,該舞於漢高祖(西元前206∼西元前195)時稱《文始舞》。《凱容舞》所用之舞具亦與《文始舞》相同;皆為籥與翟。此舞在宋時代,用於郊祀與宗廟祭祀禮儀中。
《通典.卷一四七》、《南齊書.樂志》。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