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7.58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台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譜符號。此一系統在記錄台區位時,會使用一小方塊代表台特定區位,方塊內之陰影可標示出台區位,台中心即是在四方塊的中央方塗上一個菱形陰影(如)。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雅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雅黑係巴布亞.歐羅可洛灣(Orokolo Bay)的艾里馬(Elema)人在成年禮(Hevehe)中的一種蹈,主要是慶祝動手製作依哈羅假面(Eharo)和裝上男人木屋依羅瓦(Eravo)的新門,同時也成為嘉年華會遊行中,依哈羅假面蹈的一部份。此形成三個同心圓:內層為成群的鼓手和歌手,中層為者,外層為婦女和女孩,她們穿著能擺盪的裙子在原地跳。此的表演者可分為七隊:一,阿帕依洛瓦洛瓦(Apa-eravarava),即特殊的鼓手,為喜劇角色,穿著短裙,足踝小腿有裂狀香蕉樹葉所圍成的繸飾,臉上戴著有黑色食火雞毛的面罩。二,雅黑摩瑞塔(Yahemorita),為兩位年輕人穿著婦女...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滑稽肚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斯地區(即現伊朗)由男性小丑所表演的獨角喜劇性蹈。小丑在肚皮上畫上五官,頭和手臂由黑布罩住,再在臀部兩側裝上假手臂,使小丑看起來像僅四呎高的侏儒。表演時,小丑利用各種不同的腹肌運動方式,如擠壓、扭曲等,使肚皮上的五官造成各種誇張滑稽的表情。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黑山岩畫中的蹈形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蹈遺跡。黑山岩畫中的蹈形象,1972年發現於甘 肅 省黑 山 地區,是我國西北地區古代游牧部落的文化遺產,蹈形象刻畫於山溝峽中兩面平整的黑紫色岩石上。其畫已呈茶黃色,還可看出人物、野獸、家畜等內容,顯示當時尚無農業生產勞動及先進的生產工具用品,這反映當時生活應是以狩獵和游牧為主。其中的一幅圖案極具特色,此圖刻畫了近三十人,分為三組人數不等的橫排,這三組分成三列,第一列人兩人手叉腰,兩腿交叉並向右側直立,中間一列人手叉腰,一手平抬,曲肘向上,雙腿向正面半蹲,而在下面的一列人中,姿是一手叉腰,一手下垂,腳的方向也不一致,是以左側方向為主的姿,從這些圖中推測,武士可能在練武,其中人物頭...
蓋山林《中國岩畫:岩石上的歷史圖卷》1997、宋耀良《中國岩畫考察》1998。
國際蹈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1973年成立,是「聯合國經濟科學及文化處」(United Nations Economic,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的分支。會員為在蹈領域活躍的個人及組織。目的在透過成立蹈資訊中心,及將蹈融入一般教育課程,以維護全球的蹈傳統。另外還鼓勵辦理藝術節、比賽,及會議的機構;促進蹈創作與發表;維持其博物館及人物檔案。它和「國際蹈聯盟」屬相關機構。地址:c/o UNESCO Bureau MS-2-671, rue Miollis F-75732 Paris Cedex 15 France.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33rd ed. 1998.
異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歌異處,歌者與者所在位置不同。[白虎通義.禮樂篇]:「歌者在堂上,在堂下;歌者象德,者象功。君子上德而下功。」歌原本同源,皆為人類情感之表達。[詩大序]云:「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之,足之蹈之也。」唯歌與終究有別,[禮記.樂記]云:「歌詩其聲也,動其容也。」又「歌者直己而陳德也」,故歌者象德。而者重形,者最重要的是表演動作,故者象功。
  歌須相互搭配演出,但歌者與者異處,[白虎通義]舉證說明:「郊特性曰歌者在上。論語曰季氏八佾於庭。書曰下管鞀鼓笙鏞以間。」詳言之,是引述了三部書的記載而加以證明:(1)[禮記....
佳人剪牡丹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宋代教坊隊,由女弟子隊表演。者穿紅生色砌衣,頭戴金鳳冠,剪牡丹花(《宋史.樂志》)。朝鮮古籍《進饌儀軌》中記載的《佳人剪牡丹》是從我國宋代《佳人剪牡丹隊》改編而成的。者共十二人。場中央木座上放一插有牡丹花的花樽。者六左六右上場,環繞花樽而立,每人從樽中取出牡丹花一枝,進退旋轉而,且且唱。唱詞是:「萬朵先開照殿紅,姚黃魏紫妒玲瓏。新翻玉笛《清平樂》,別樣仙香撲蝶風。」
六帶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帶桑蛾(Choreutis sexfasciella)是蛾科 / 擬捲葉蛾科(Choreutidae)的成員。本種的前翅為紅褐色底,有多條銀藍色線條,近基部1/3處有一條黃色波狀帶;後翅為黑褐色,無其他翅紋。六帶桑蛾被歸屬於sexfasciella種群,是古北區該種群的唯一成員。

A Brief Introduction: Choreutis sexfasciella represents the only species of sexfasciella speceis-group in Palaearc...
吟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大利民俗蹈。十六世紀時期義大利的柏加摩斯卡(Bergamasca)慶典活動中吟唱蹈的總稱,這些作品的歌詞是分成三部份的「六節兩韻詩」(villanella),歌詞內容嘲笑口吃無用的威尼斯貴族;但卻只有一種容易跳的街形式。據稱音樂部份是相當粗糙的,所謂的柏格(Berger)是指在聖誕節牧羊人劇中扮演模仿牧羊人的角色。〔見Bergamasca〕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八十年。
瑪它契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在墨西哥一種中世紀西班牙的蹈形式,惟在引進墨西哥之前,其西班牙形式已遭極多改變。原始的西班牙形式被定義為:玩笑、丑角、屠夫、怪誕可笑之、戴面具者。在新墨西哥相當活躍,在歐洲反而已廢存。最早此為新年節慶之用,現在則和聖誕節連結,在早上下午各公開表演一次。蹈領導者叫馬男卡(Mananca),穿著反傳統的服裝,其伴為一男生扮成的小女孩叫馬林奇〔見Malinche〕。戴禮冠的男者開始和馬男卡跳,其他人面對面排成兩行,另一端坐著音樂師,彈著小提琴或偶而配上吉他。最後公牛出現,和一老人打鬥,當公牛被殺,所有的者全跪下。馬林奇穿著白色結婚禮服,在兩行中上下移動。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