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靈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基督教的宗教聖歌。主要來自十七世紀中期逐句吟唱聖經的詩篇,以團體合唱的方式,加入和聲與疊句,以激勵人心或發抒苦悶,讚美天主。可分為〈白人靈歌〉、〈黑人靈歌〉、〈福音讚美歌〉。
耶穌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修道會的一種。西班牙貴胄羅耀拉(Loyola)於西元一五四○年所創。該會注重青年教育,並有計劃地前往異教世界傳布福音,因此該會遍播世界各國。明、清間來華的利瑪竇、湯若望等都是此會教士,有助益於中西文化交流。
望彌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加天主教的祭禮。
祈禱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宗教徒禱告時所念述的文字。通常祈禱文沒有固定的內容與格式,基督教與天主教均以「阿門」一詞作結束。
聖巴托羅穆慘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在1570年第三次戰爭以後,出現過和平的可能。天主教的狂熱分子吉斯家族在宮廷裡失寵,取而代之的是希望找到解決方法的較為緩和的天主教徒。由於1570年8月簽訂的聖日耳曼赦令,雨格諾派佔據了強大的軍事上位置。他們控制了加固的城鎮拉羅歇爾,拉莫理泰(La Charité),科尼亞克,和蒙托邦(Montauban)。凱瑟琳·德·美第奇希望通過聯姻取得和平,曾提議她的兒子安如公爵(即後來的國王亨利三世)和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結婚。但是1571年,和平...
宗教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六世紀時,因羅馬教會日趨腐敗,歐洲各國遂有一連串的宗教改革運動。如以德人馬丁路德為首,提倡革新宗教之說,領導修改羅馬天主教部分教義,主張基督教教旨,以聖經為信仰的最高原則,各國多附和,遂有新教派的建立。此外瑞士賈爾文、英國亨利第八亦相繼響應,自此西洋宗教分裂成許多派系。
教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的最高元首,由樞機主教團選舉產生,任期終身,常駐於梵蒂岡。也稱為「教皇」。
毛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紐西蘭的波里尼西亞民族,為波里尼西亞群島移民的後裔。大部分居住在北島。操毛利語,十九世紀中業開始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創文字,原信多神,後受西方文化影響,多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傳統上,部落為其最大的社會組織,崇拜共同的始祖。家族為基本的生產團體,有芋、薯等農作,兼以採集、狩獵為生。成年禮、婚禮、葬禮是族內主要的儀式,部落廣場上的公眾會議屋,是全族聚會的場所。西元一八四○年,英人向紐西蘭殖民,一八六○年代,毛利人與殖民政府爆發領土戰爭,土地糾紛不斷。二十世紀初,毛利領袖始有力量向紐西蘭政府,爭取社會經濟的平等待遇。
大主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神職人員的頭銜。在天主教或英國聖公會(也稱為安立甘宗)是管理一個大教區的主教,領導區內的各個主教。
樂觀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人世是善美快樂多於醜惡痛苦,且前途充滿了成功的希望,一切事必趨向於至善的一種人生觀。也作「樂天主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