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8.38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訪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找。如:「訪求名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請、懇請。如:「求人」、「乞求」、「請求」、「求饒」。
尋取、找尋。如:「追求」、「求取」、「尋求」、「緣木求魚」。
需要。如:「需求」、「供過於求」。
營謀。如:「謀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尋求、探尋。[例]訪求、訪古、尋幽訪勝
實事求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事求是」是東漢班固在《漢書》裡用來形容河間獻王劉德的話。劉德是西漢景帝的第三個兒子,被封為河間王,卒謚獻,故後人稱之為河間獻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焚書後,古代書籍幾乎毀滅殆盡,劉德經常派人向民間訪求,因此蒐集到不少先秦時代的珍貴古書,與朝廷藏書量不相上下。他尊崇儒術,勤於修習禮樂,治學嚴謹,所以班固稱許他道:「修古好學,實事求是。」到了唐代,學者顏師古曾注解「實事求是」說:「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由此,我們知道,劉德在做學問時,必定依據掌握到的事實為根據,以獲取正確的結論。後來「實事求是」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指做事切實,加求真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訪求。如:「物色」。
物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尋找、訪求。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二齣:「我想遍國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於塵埃之內乎?」《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弟為兄物色,得一佳偶。」
菩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梵語bodhisattva的音譯,全名為「菩提薩埵」,意譯作覺有情。其義有二:一、專指成佛前的悉達多太子。《修行本起經.卷下》:「菩薩見此眾生品類,展轉相吞,慈心愍傷,即於樹下得第一禪。」二、指具備自利、利他的大願,追求無上覺悟境界,並且已證得性空之理的眾生。菩薩所覺悟的境界在佛之下,而在阿羅漢之上。《佛說十地經》卷二:「菩薩既得如是大慈、大悲、大捨意樂已,為欲救拔一切有情,轉更訪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初刻拍驚案奇》卷八:「弟子虔誠拜禱,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使夫妻得相見。」
周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完備、齊全。《紅樓夢》第七二回:「難為你想的周全,我竟忘了!」《老殘遊記》第七回:「行腳僧在荒山野壑裡訪求高人古德,於『食宿』兩字,一定難以周全的。」
徵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書面或口頭方式詢問訪求。[例]班長打算先徵求眾人的意見,再決定畢業旅行的地點。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作的《目錄序》中,我們可以看到曾鞏十分重視史學,治史嚴謹。《戰國策》、《說苑》兩書,若不是經過他的訪求採錄,也許早就散失了。風格:氣勢縱橫,跌宕多姿,和歐陽修並稱「歐曾」。思想:  曾鞏的思想屬儒學體系,他贊同孔孟的哲學觀點,強調“仁”和“致誠”,認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虛心自省、正誠修身就能認識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對兼併政策,主張發展農業和廣開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時,總是以“仁”為懷,“除其奸強,而振其弛壞;去其疾苦,而撫其善良。”(《齊州雜詩序》)由於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對王安石變法有些看法不同。他認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