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著痕跡     
瀏覽人次:23502 收藏人次:2405463
不留任何形跡。如:「這位魔術師技藝高超,不著痕跡地讓手裡的鴿子消失了。」
    
瀏覽人次:98652 收藏人次:12515497
顯明。如:「著名」、「著稱」、「顯著」。
寫作、撰述。如:「著書」、「著述」、「著作等身」。
文章、作品的通稱。如:「名著」、「巨著」。
穿、戴。如:「著裝」、「穿著打扮」、「穿衣著帽」。
結果、下落。如:「著落」、「尋找無著」。
使用。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的確、實在。如:「著實」。
下棋時走一步棋或下一顆子。如:「著棋」、「棋高一著」。
接觸、碰觸。如:「著陸」、「著地」、「不著邊際」。
使接觸的事物,依附在別的物體上面。如:「著色」、「著墨」、「附著」。
點燃。如:「著火」。
接近、靠近。如:「前不搭村,後不著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陷入。如:「著迷」、「著魔」。
表示動作已有結果。如:「找著」、「睡著」、「蠟燭點著了」。
受到。如:「著涼」。
發生。如:「著急」。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如:「坐著」、「正說著話」。
表示動作、狀態持續存在。如:「想著」、「瀰漫著」、「貼著標語」。
表示某種情形程度深,後面常與「呢」字連用。如:「多著呢!」、「好著呢!」、「他可聰明著呢!」、「這石頭可沉著呢!」
表示命令或祈使的語氣。如:「慢著!」、「你可要牢牢記著!」
    
瀏覽人次:31160 收藏人次:934942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15024 收藏人次:5825477
傷疤。如:「刀痕」、「傷痕」。
比喻事物留下的印跡。如:「墨痕」、「淚痕」、「苔痕」。
    
瀏覽人次:11659 收藏人次:4043206
腳印。如:「足跡」、「絕跡」、「匿跡」。
泛指一切事情發生後所留下的殘痕。如:「跡象」、「痕跡」。
痕跡     
瀏覽人次:5066 收藏人次:841891
事物經過時留下的跡象。《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我今心思一計,要報得無些痕跡,一個也不走不脫方妙。」
不著     
瀏覽人次:2444 收藏人次:163302
1.不適宜。宋.楊萬里〈和道父山歌〉:「種田不收一年事,取婦不著一生貧。」《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迎兒,你嫁人不著,是你的事。我今與你一兩銀子,後番卻休要來。」
2.不用、不需。宋.黃庭堅〈四休居士〉詩:「無求不著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
3.不及時。《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走向前,喜滿腮。接待不著且休怪,倒玉柱金山納頭拜。」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早知陛下到來,只合遠接,接待不著,勿令見罪。」
4.不成功。《水滸傳》第六一回:「這李固原是東京人,因來北京投逩相識不著,凍倒在盧員外門前。」《老殘遊記》第一五回:「剛睡下來,冷得異樣,越冷越打戰,就睡不著了。」
1.不在。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每日家酒裡眠,酒裡臥,不著家裡,撇的我冷冷清清。」《元曲選.合同文字.第二折》:「怎知道壽短促,命苦毒,再沒個親人看顧,閃的這兩把骨殖兒不著墳墓。」
2.不顧。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只伴著一夥狂朋怪友,飲酒非為,吃穿衣飯,不著家業。」
運籌帷幄     
瀏覽人次:59599 收藏人次:3167300
運籌:計算、謀劃。籌,計數的器具。
(3) 帷幄:軍旅中的帳幕。幄,音ㄨㄛˋ。
(4) 無形:不著痕跡
(5) 子房:張良(?∼西元前186),字子房。本為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欲為韓報仇,乃使人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穀之術。卒諡文成。
(6) 圖難於易:難事從容易處開始做起。見「圖難於易」。
(7) 為大於細:大事從細部著手。〔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羚羊掛角     
瀏覽人次:5481 收藏人次:448426
傳說羚羊夜眠時,將角掛在樹上,腳不著地,以免留足跡而遭人捕殺。宋.陸佃《埤雅.卷五.釋獸.羚羊》:「羚羊似羊而大角,有圓繞蹙文,夜則懸角木上以防患,語曰羚羊掛角,此之謂也。」比喻詩文意境超脫不著痕跡。《景德傳燈錄.卷一六.福州雪峰義存禪師》:「師謂眾曰:『我若東道西道,汝則尋言逐句;我若羚羊掛角,汝向什麼處捫摹?』」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
神出鬼沒     
瀏覽人次:5043 收藏人次:258681
「神出鬼沒」典源作「神出鬼行」。這句成語是出自《淮南子.兵略》:「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星耀而玄逐。」本來是指用兵之時,行動要像神鬼那樣飄忽無常,像天體運行那樣不著痕跡,變化莫測,讓敵人無法捉摸。後來「神出鬼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出沒無常,變化莫測。出現「神出鬼沒」的書證如唐.崔致遠《桂苑筆耕集.卷一四.安再榮管臨淮都》:「前件官夙精韜略,歷試機謀,嘗犯重圍,決成獨戰,實可謂神出鬼沒。」這裡的「神出鬼沒」是指善於用兵。另明.沈鯨《雙珠記》第二五齣:「我想袁先生是個有道行的人,平日言語動靜,神出鬼沒,因此不敢問他詳細。」這裡的「神出鬼沒」則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出沒無常,變化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