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咀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牙齒咬碎與磨細食物。《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唼喋青藻,咀嚼菱藕。」《抱朴子.外篇.博喻》:「故鋸齒不能咀嚼,箕舌不能別味。」
2.反覆體會、玩味。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傲岸泉石,咀嚼文義。」《老殘遊記》第九回:「仔細看去,原來是六首七絕詩,非佛非仙,咀嚼起來,到也有些意味。」
3.咬字吐音。三國魏.曹植〈正會〉詩:「笙磬既設,箏瑟俱張。悲歌厲聲,咀嚼清商。」
4.詛咒。《後漢書.卷六一.左雄傳》:「生為天下所咀嚼,死為海內所歡快。」
咀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口腔四周,專司食物咀嚼作用的肌肉。包括咬肌、顳肌、內翼狀肌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牙齒咬碎食物。如:「咀嚼」。《淮南子.說林》:「嚼而無味者,弗能內於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嚼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唼喋菁藻,咀嚼菱藕。」唐.柳宗元〈貞符詩.序〉:「飢渴牝牡之欲敺其內,於是乃知噬禽獸,咀果穀。」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棗子整個吞下去,而不加咀嚼。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如:「研究學問最怕囫圇吞棗,缺乏辨別能力。」也作「鶻崙吞棗」。
不勝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三九.俗語有所自》1>「積財千萬,不如薄藝隨身;教兒嬰孩,教婦初來」,見《顏氏家訓》;「生為人所咀嚼,死為人所懽快」,見左雄語;「舉頭三尺有神明」,見徐鉉語;「龍生龍,鳳生鳳」,見丹霞語;「對牛彈琴」、「作死馬醫」、「冷灰豆爆」皆見禪錄。似此等語,不可枚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蔡沈《書經集傳.卷五.無逸》。〔參考資料〕 宋.蔡沈《書經集傳.卷五.無逸》又下文周公言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及云者,因其先後次第而枚舉之辭也。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浩)雲:『康伯未得我牙後慧』」。 2.釋義牙慧,咀嚼之後所吐出的菜渣,指別人說話時用過的言詞或精彩言論。形容抄襲別人的作品或模仿別人已說過的言論,而變成自己的意見。 3.故事內容東晉時候,有一個名叫殷浩的人,很有學問。因為他曾經當過「中軍」的官職,所以被人稱為殷中軍。他曾被任命為「建武將軍」,統領揚州、豫州、徐州、兗州、青州的兵馬,後因作戰失敗被罷官,並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內)...
沁人心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滲透到人的心肝脾臟。形容感受深刻。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也作「沁人肺腑」、「沁人心肺」、「沁入肺腑」、「沁入心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口中咀嚼食物後嚥下。有時吸、飲液體也稱為「吃」。如:「吃飯」、「吃茶」、「吃藥」。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成都。性苛細,察於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終被刺傷而身亡,公孫氏盡滅。 (4) 吐哺:吐出口中咀嚼的食物。周公一飯三吐哺,起以接待賢士。後以指殷勤的求取賢士。哺,音ㄅㄨˇ,在口中咀嚼的食物。 (5) 修飾邊幅: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邊幅,比喻人的儀容舉止。見「修飾邊幅」。 (6) 如偶人形:指公孫述的儀容衣著與土、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 (7) 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