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8.09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地球內部的變動所引起的地殼震動。如:「地震時,要儘速逃往空地,或躲到牆角、桌下。」《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丙辰,京師地震。」
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震波係指在地球內部或沿地表傳播之振動波,當地震或爆炸發生時,其能量藉由介質之振動而往周圍傳播,隨距離之增加,其振幅逐漸減小,依其傳播方式主要可分為主波(primary wave)、次波(secondary wave)、雷里波(Rayleigh wave)及洛夫波(Love wave),前兩者存在於地球體內稱為體內波,後兩者僅存於地球表面附近,稱為表面波。主波簡稱為P波,介質之運動方向與波之傳播方向一致,造成介質之壓縮或拉伸,是為一種縱波,其在地殼岩石內之波傳速度約為5km/sec;次波簡稱S波,介質之運動方向與波之傳播方向相互垂直,造成介質受剪切作用,故亦稱為剪切波,在地殼岩石內之波傳速...
地震由震源引發之震波,依其傳播路徑可分為兩大類:(一)體波(body wave):可在地球內部傳播,依波動性質之不同分為P波(縱波)和S波(橫波)。(二)表面波(surface wave):沿地球表層或地球內部界面傳播,主要分為洛夫(Love)波、雷利(Rayleigh)波。
地震規模及地震強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震規模為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分級標準,目前常用的芮式地震規模為1953年美國芮希特(C.F. Richter)所創,根據地震紀錄上的震波振幅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規模通常以M為符號並取一位小數點,建立在對數刻度上,因此規模相差1.0,震波振幅相差十倍;能量則相差三十倍。通常規模4的淺地震在其震央附近即可能有感應;規模大於六地震可能造成災害,例如M8.1是指強烈地震,有地震紀錄以來還沒有觀測過芮氏規模超過9.0的大地震。一個地震應該只有一個地震規模,但有時不同地點所觀測到的地震震幅並不儘相同,地震剛發生時常有不同的地震規模觀測值報導出現,但事後會綜合不同觀測資料,依據一定的公式修正後求得一致的...
有感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震的振動程度可使人體感覺到,稱為「有感地震」。目前我國中央氣象局將有感地震分為微震、輕震、弱震、中震、強震、烈震和劇震七個等級。
無感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震在地底下所放出的能量傳達到地面時非常微弱,人體沒有感覺,必須依精密儀器才能驗出,這類的地震稱為「無感地震」。
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常發生地震的區域常作成帶分布,其多與火山帶相近。
唐山大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六十五年七月,河北省唐山、豐榮一帶發生強烈地震,唐山市工業、市政設施及居民住屋遭到嚴重破壞,死亡人數約二十五萬人。
地震強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當地人的感覺,建築物的搖動及破壞,以及地質狀況來估計地震在某一地區所產生的振動大小尺度。
地震規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震發生能量大小作為尺度,來表示地震本身的大小等級,稱為「地震規模」。
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定和記錄地震的儀器。用來測定地震發生的方向、深度、時間和強度。也稱為「地震計」、「震波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