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955.7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涂爾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教育的定義2 教育的功能3 國家在教育上扮演的角色4 教育的影響手段 教育的定義(1) 教育即是一個社會化的歷程。教育是年長一代和年輕一代的互動中,年長一代對年輕一代所施的影響。只有成年人施於年輕人的影響力,才是我們所應關切的「教育」。此外教育不該取決於生長條件或環境而給予不同的教學內容。(2) 社會之中,有多種不同的環境,就有多種不同的教育。教育可能因階級而有不同,也可能因地域而有不同。在道德良心上,教育不該如此,不該取決於出身,職業的分化亦會產生不同的教育。當孩童到了某個年齡,要為其所需履行的功能從事準備時,教育便不再人人相同。「想要找到絕對同質而均等的教育,只有回到史前社會,因其...
涂爾幹教育社會學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學先驅涂爾幹(E. Durkheim, 1858~1917)在古典教育社會學領域最廣為人知的論著,係一九二二年由其門人福康納(P. Fauconnet)將其在擔任法國巴黎大學(Sorbonne)教育學講座時的講稿整理,於一九五六年出版後英譯版之[教育及社會](Education and Society)。在此書中,涂爾幹指出,教育不但會依時、空而異,教育制度本身並無固定之實體存在,而且每個社會在其特定發展過程中,均有一套教育制度。此制度一方面對社會中的個人有不可避免的影響,另一方面它也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有所改變。由於社會的生活形式或觀念並不是由個人創造或決定的,而是人們在共同生活下的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你們。如:「爾等」、「爾輩」、「爾詐我虞」。
如此、這樣。如:「果爾」、「不過爾爾」。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情態。如:「偶爾」、「率爾」、「卓爾出眾」。
這、那。如:「爾時」、「爾處」、「爾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主要部分。如:「軀幹」、「枝幹」、「主幹」、「樹幹」、「骨幹」。
做、從事。如:「幹活」、「苦幹實幹」、「你要幹什麼?」
事情。如:「公幹」、「有何貴幹?」
主要的。如:「幹部」、「幹道」、「幹線」。
才能。如:「才幹」、「幹練」、「幹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
社會連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要2 機械連帶3 有機連帶4 關鍵字5 參考文獻 概要社會連帶是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其著作《社會分工論》中所提出,在社會或社會群體所展現出的團結或整合的程度及類型,社會連帶的基礎在簡單社會以及複雜社會之間有極大的區別。(註一)在簡單社會中,其社會連帶的基礎通常是親屬關係,以及直接的相互關係和較為相似的價值觀和文化信念;在結構較為複雜的社會中,社會連帶的基礎不再限於親屬或較為親近的關係,而在原有基礎逐漸加上其他如: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關係、社會網絡中的強連帶以及弱連帶所構成,而前者稱為機械連帶,...
赫爾巴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相互結合,藉此加以建立教育的理論基礎,希望將教育成為一門真正的學科知識。這樣的做法,和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一樣,皆希望將某一學科成為受重視的學門,但兩者的方法不同,赫爾巴特試圖和現有的學科相連結;但涂爾幹企圖脫離哲學及心理學的羈絆,致力使社會學成為一們獨立的學門。因為赫爾巴特對於教育上的貢獻,終於使教育學(pedagogy)就此建立,成為一門專業的學科。教育活動最常受人質疑的就是「專業性」的問題,但歸因於赫爾巴特,使任何的教育活動皆有理論基礎在其後...
社會學的三大傳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ositivistic sociology)起源:源自社會學創始者孔德,其後英國的史賓賽和法國的涂爾幹承襲此傳統,至二十世紀由派深思發揚光大,成為社會學的主流。(註一)定義:又稱科學社會學(scientific sociology),將社會視為客觀存在的主體,可以量化的研究方法加以研究取得真相,重客觀、因果、預測性。(註二)有機類比(organic analogy)的社會觀:將社會結構視為生物有機體,強調社會系統的各部分如同生物組織的各部分一樣相互依賴。 二、批判社會學(critical sociology)起源:主...
差序格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自己的親疏。(註1) 比較中國社會和西方社會在古典社會學中,早先便有Emile Durkheim(涂爾幹)提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用以描述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在人際結構上的不同,也有Ferdinand Tönnies的「Gemeinschaft」和「Gesellschaft」來區別過往社會和現代社會在社區、群體間共存模式上的不同。但費孝通的著眼點不在於過往和現代的差別,而是中國傳統社會和西方現代社會的差異,因此他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團體格局」兩詞,並廣為國際社會學界所讚譽;費孝通以柴捆來形容西方社會的人際關係,他...
差異格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自己的親疏。(註1) 比較中國社會和西方社會在古典社會學中,早先便有Emile Durkheim(涂爾幹)提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用以描述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在人際結構上的不同,也有Ferdinand Tönnies的「Gemeinschaft」和「Gesellschaft」來區別過往社會和現代社會在社區、群體間共存模式上的不同。但費孝通的著眼點不在於過往和現代的差別,而是中國傳統社會和西方現代社會的差異,因此他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團體格局」兩詞,並廣為國際社會學界所讚譽;費孝通以柴捆來形容西方社會的人際關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