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淡江風景(廖繼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廖繼春喜歡以不同明艷的色面表達天空及水面,說明他並不在乎時間的交代,而是致力於主觀上意境的經營。粉紅與蛋黃色混合構成的水面與天空,造就全然不同的畫面舞台,將他敏銳的視覺感受,大膽而主觀地呈現出來。而前景紅瓦洋房於正中安置,造成了視野集中的效果,並與遠山峰頂遙相呼應。
淡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即淡水河。如:「淡江夕照」。
2.淡江大學的簡稱。參見「淡江大學」條。
淡江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立大學之一。創辦於民國三十九年,原名「英文專科學校」。四十七年改制為文理學院,六十九年改制為私立大學。設有文、理、工、商、外語、管理六個學院,分為淡水校本部與臺北城區部兩個校區。
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江大學於民國39年(1950)創辦之初,即暫設圖書館館舍於淡水鎮真理街,當時只有閱覽室1間,書庫兼辦公室1間,藏書僅6,000餘冊。學校遷至英專路現址,建立新校舍,該館亦隨之遷移。44年,為紀念首任董事長居覺生先生而命名為覺生紀念圖書館。
  該館於54學年度起即為學校一級單位,館長秉承校長之命綜理館務。為鼓勵學生進修及培養學生的榮譽感與公德心,自55年起書庫採行開架式管理,每週開放7天,平常每天開放14小時。該館除設採錄組、編目組、推廣服務組外,於57年成立視聽教育組,以提供各國語文教學、文學欣賞錄音帶及其他視聽教材供教學及課外進修使用。為積極推動讀者服務,於77年成立參考資...
私立淡江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江大學成立於民國三十九年(1950),當時名為英語專科學校,民國四十七年改制為文理學院,民國六十九年再改制為大學。
  該校目前有兩處校園及一座附屬的資訊大樓。學生約有二萬餘名,教職員共一千八百餘名。校本部及城區部校地面積共約二十萬餘平方公尺。
  該校的圖書館藏有書籍四十五萬餘冊,期刊二千餘種及非書籍資料約一萬七千件。
  學校設有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商學院、管理學院及夜間學院共六個學院。文學院包括中文、英文、西班牙文、德文、法文、日文、歷史、教育資料和大眾傳播等九個系。理學院包括數學、物理及化學三個學系。工學院有建築、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土木工程、機械...
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成立於民國60年(1971),由已故的方同生教授創立。在創系的籌辦期間,由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於59年先行出版〔教育資料科學月刊〕。待該系成立後,由圖書館與系共同負責刊物的編輯與出版事宜,後該刊物改以季刊發行,而改稱為〔教育資料科學季刊〕。
  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之簡稱為教資系,其英文原名為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Media Science,後改稱為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Media and Library Sciences,但中文名稱不變,一直沿用至今。
  教資系是一個以圖書館學...
淡江大學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LIS系統為淡江大學與IBM臺灣公司於民國72年(1983)12月12日簽約,以DOBIS/LIBIS系統為藍圖,合作發展而成的中日文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該系統於75年啟用,現有6個圖書館分置於臺北及淡水校區,全部連線作業,並於78年3月與臺北市議會圖書館連線;81年1月與交通部圖書館連線,以達資源分享之功能。
  (一)發展背景
  TALIS可分為下列四個發展階段:
1.準備階段:民國72年12月至73年8月本時期的主要工作在於收集並研究DOBIS的文獻及相關的參考資料,IBM同時提供了IBM 370/748硬體和1.3版的DOBIS英文版。2.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濃、稀薄的。如:「淡酒」、「雲淡風輕」、「濃妝淡抹」。
不含鹽味或鹽味少的。如:「淡水湖」、「粗茶淡飯」、「這湯太淡了!」
不計較。如:「淡薄名利」、「淡然處之」。
不熱心。如:「冷淡」、「淡漠」、「他淡淡的應了一聲,顯得很不熱絡。」
不旺盛。如:「淡季」、「淡月」、「今天的生意很淡。」
色淺。如:「淡黃色」、「這件衣服的顏色很淡。」
清淡:A>味道很薄,口味不重。如:「我平常吃得很清淡。」B>生意不好。如:「生意清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的河流。如:「長江」、「黑龍江」、「江面遼闊」、「大江東去」。
古代多專指長江。如:「江南」、「偏安江左」。
姓。
林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船到高雄,搭乘火車一路直達台北,自此落腳台北,從事國語文的推廣工作。之後進入師大國文系就讀,後來進入淡江大學英文系就讀。  來到台北,最初,林良短短在徐州路台大法商學院受訓一個月,之後,長達五十餘年,工作、生活都在台北市南區區域內。家居重慶南路三段,從原本的平房改建成四樓住宅,一直住了下來。林良說,除了改建期間內曾經搬離,可以說沒搬過家,只是房子從矮的拉高了,整建後地方變寬敞。但是這幾十年下來,一家子的累積早已經讓房子滿了。現在的生活,人是和書住在一起的。  台北城南,是林良最熟悉,也最自在的地方。他每天慢慢的走著大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