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25.0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牽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援引、推薦。《漢書.卷七二.鮑宣傳》:「孝成皇帝時,外親持權,人人牽引所私,以充塞朝廷。」
2.牽扯連累。《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牽引公卿黨親列侯以下,死者數百人。」
3.引起、拉動。如:「牽引機器」。
牽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土木工程或農業所用的開路機、挖土機、翻土機、播種機、耕耘機等機械。
牽引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電或重力,對身體的某一部分產生牽引力量,以矯治各種骨骼肌肉系統的疾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牽、帶領。[例]指引、牽引、呼朋引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引。如:「牽動」、「牽引」、「牽手」、「牽一髮而動全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牽引。如:「牽曳」、「拖曳」。金.元好問〈石門〉詩:「曳杖行歌羨樵叟,此生何計得隨君。」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綱挈領」係由「提綱」及「挈領」二語組合而成。 「提綱」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文中提到:會張網的人,只須牽動繫網的大繩,就能把魚網張好。如果要一個一個去牽引網目,才能把網張開,那是非常辛苦而且艱難的工作。只要能提住魚網的總繩,使網孔張開,魚兒自然就入網了。所以官吏跟人民的關係,就像樹葉的本,魚網的綱,所以聖人只要治理好官吏就好,不用直接治理人民。 「挈領」則是出自《荀子.勸學》。荀子在此篇提及,要追溯先王的本源,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穿鑿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鑿」,牽強的解釋,硬要把說不通的事情說通。語出《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附會」之「附」,典源作「傅」,或作「傅會」,指牽引古事與時事相結合,並據以發表議論。後用「附會」比喻把不相關的事物牽連成有關聯。語本《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穿鑿附會」指生拉硬扯,牽強解釋。 △「牽強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引。《集韻.入聲.末韻》:「撮,挽也。」
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內篇六.文集》:「江河日下,豪傑之士,從狂瀾既倒之後而欲障百川於東流,其不為舉世所非笑而指目牽引為言詞,何可得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