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00.03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津」條。
立約起誓。《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將以甲戌,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請君無勤。」《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與其母訣,齧臂而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
1.誓約。如:「海誓山」。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山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2.文體名。古代的約誓之詞。清.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按《禮記》:『蒞物曰。』劉勰云:『者,明也,祝告於神明者也。』亦稱曰誓,謂約信之詞也。」
3.蒙古、青海等地合數個部落或旗而成的行政區域。如:「昭烏達」。
有信約關係的。如:「同國」、「軍」。
歃血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誓時,用牲血塗在嘴邊,表示誠信不渝。唐.蘇安恆〈請復位皇太子第二疏〉:「歃血為,指河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三國演義》第三三回:「幽州刺史烏桓觸,聚幽州眾官,歃血為,共議背袁向曹之事。」也作「歃血而」。
海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著山、海誓,以示堅定永久。多用以表示愛情的真誠不變。宋.趙長卿〈賀新郎.負你千行淚〉詞:「終待說、山海誓,這恩情、到此非容易。」《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自遇郎君,山海誓,白首不渝。」也作「海誓山」、「誓海山」、「誓山海」。
城下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和約。語出《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而還。」後用以比喻戰敗屈服的意思。唐.楊炎〈大唐河西平北聖德頌.序〉:「二月乙丑,皇帝以五命之服詔太僕崔偁總中權,專上將,誓軍前之士,卻城下之。」《東周列國志》第五五回:「君民效死,與城俱碎,豈肯為城下之哉?」
海誓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調誓的堅久不變。參見「山海誓」條。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二折:「想則想於咱不志誠,空說下磣磕磕海誓山。」
車笠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越俗與人結,封土為祭,祝曰:「君乘車,我帶笠,它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它日相逢為君下。」見晉.周處〈風土紀〉。後遂用車笠之比喻友誼深篤。
澶淵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遼國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帝親征,雙方會戰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淵,宋戰勝遼國,並於澶淵定和解。歷史上稱為「澶淵之」。
漢薩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中歐的神聖羅馬帝國與條頓騎士團諸城市之間形成的商業、政治聯,以德意志北部城市為主。漢薩(Hansa、或Hanse )一詞,德文意為「公所」或者「會館」,最早是指從須德海到芬蘭、瑞典到挪威的一群商人與一群貿易船隻。12世紀中期逐漸形成,14世紀晚期—15世紀早期達到鼎盛,加城市最多達到160個。1367年成立以呂貝克城為首的領導機構,有漢堡、科隆、不來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貴族參加。擁有武裝和金庫。1370年戰勝丹麥,訂立《施特拉爾松德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締結約。如:「這兩個國家基於軍事需要,訂以共同抵抗外侮。」
2.訂婚。如:「今天是他倆訂的好日子,同學們特別為他們慶祝一番。」也稱為「訂婚」。
齧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咬臂出血以表示堅定的決心或極為誠信的約。語本《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與其母訣,齧臂而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後用以指男女私訂的婚約。如:「他們雖曾有過齧臂,但因戰亂而分離,始終無法結成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