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繩索。通「縲」。《莊子.外物》:「夫揭竿,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唐.成玄英.疏:「,細繩也。」
綑綁。《孟子.梁惠王下》:「若殺其父兄,係其子弟。」
參見「贅」條。
1.堆積、集聚。如:「積」、「日積月」。《史記.卷四.周本紀》:「西伯積善德,諸侯皆嚮之。」
2.增加。《韓非子.五蠹》:「雖倍賞罰而不免於亂。」
1.屢次、連續。如:「次」、「經年月」。《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主稱會面難,一舉十觴。」
2.重疊的。《楚辭.宋玉.招魂》:「層臺榭,臨高山些。」《史記.卷七九.范雎傳》:「秦王之國,危於卵。」
頻頻。《後漢書.卷六五.段熲傳》:「久亂并涼,侵三輔。」《晉書.卷八四.楊佺期傳》:「戰皆捷,斬獲千計。」
1.操勞、使疲勞。如:「得直不起腰來。」、「別著了老人家!」
2.牽涉、牽連。如:「拖」、「連」、「受」、「及他人」。《左傳.隱公十一年》:「相時而動,無後人。」《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傳》:「漢王諒反,坐,徙上郡。」
3.耗損、虧欠。如:「虧」。《聊齋志異.卷四.促織》:「不終歲,薄產盡。」
4.傷害。《書經.旅獒》:「不矜細行,終大德。」唐.韓愈〈上張僕射第二書〉:「小何傷於面目,大何於形軀者哉。」
5.託咐。《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吾欲以國子,子必勿泄也。」《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天其我以民。」唐.顏師古.注:「,託也。」
疲勞。如:「勞」、「疲」、「我好!」
1.負擔。如:「家」。《呂氏春秋.審分覽.審分》:「主無所避其矣。」漢.高誘.注:「,猶負也。」唐.皮日休〈鹿門隱書六十篇〉:「古之官人也,以天下為己,故己憂之。」
2.憂患、禍害。《戰國策.秦策一》:「本漢中南邊為楚利,此國也。」漢.高誘.注:「,憂。」
3.弊病、過失。《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而作論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同是一,而未判其得失。」
危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情況非常危險,像堆的蛋,隨時有跌破的可能。《梁書.卷五六.侯景傳》:「眾不足以自強,危如卵。」也作「危於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餘、麻煩。《紅樓夢》第八九回:「你不吃飯,喝一口粥兒罷。別淨餓著,看仔細餓上虛火來,那又是我們的贅了!」《老殘遊記》第一七回:「行李既已燒去,更無贅,明日便可單身回省,好去置辦行李。」也作「墜」。
連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字用的竹簡、木片串連堆積在一起。形容篇幅過多,文詞冗長。《隋書.卷六六.李諤傳》:「連篇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明.湯顯祖《還魂記》第六齣:「他歸朝燕,黃金千。一言擲地,萬歲諠天,則俺連篇牘無人見。」也作「牘連篇」、「連篇幅」、「連章牘」。
傷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傷後所留下的痕跡很多。如:「此次意外使他全身傷痕,見了真教人難過。」也作「傷痕纍纍」。
日積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且古所謂功者,以任官稱職為差,非所謂積日纍久也。」逐日、逐月的長時間積。比喻歷時遠久。宋.朱熹〈答周南仲書〉:「隨時體究,隨事討論,但使一日之間整頓得三五次,理會得三五事,則日積月,自然純熟,自然光明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層積聚集。《淮南子.說林》:「積不輟,可成邱阜。」《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到家,其兄解潛軍功積,已為大師,相見甚喜,贈以四婢。」
經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很長的時間。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三七齣:「千山萬水,經年月,好是懸懸。當此寒天,俺姐妹念彼征人,共作寒衣一件。」也作「月經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產。《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家數千萬,食客日數十百人。」《魏書.卷四一.列傳.源賀》:「又其履歷清華,名位高達,計其家,應在不輕。」
1.家屬。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為彭澤令,不以家自隨。」清.方苞〈三山林湛傳〉:「時問疾者遶床,謂將以家屬成之也。」
2.家庭的生活負擔。如:「因家沉重,他不得不兼差賺錢。」《文明小史》第五八回:「知道老爺家重,又候補了這許多年,差不多老本都貼光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繁多、重積的樣子。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順命》:「春秋列序位卑尊之陳,乎可得而觀也。」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七齣:「況數對璠璵,更纖纖一雙花蕊。」也作「纍纍」。
2.屢屢。《穀梁傳.哀公十三年》:「吳,東方之大國也。致小國以會諸侯,以合乎中國。」《太平御覽.卷五六八.樂部六.宴樂》引《羯鼓錄》:「上益加知遇,面賜章綬,召對,每令察樂。」也作「纍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