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嘴鷗 - 教育百科
紅 | |
嘴 | |
鷗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紅嘴鷗 |
英文名: | 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
描述: 體長37至43cm。雌雄鳥體色相似。成鳥繁殖羽額、頭和喉部棕褐色;枕部、頸和尾羽白色;眼周具白色羽圈;上背、外側大覆羽為白色,下背、腰部及次級飛羽均為青灰色;最外側1枚初級飛羽白色,內外邊緣及先端黑色;第7至9枚黑緣漸減轉為深灰色;第6枚深灰色,具黑色羽端綴白斑;第4至5枚暗灰色,具黑色內緣;其餘初級飛羽純灰色;腹面全白,胸腹略沾淡灰色。非繁殖羽額、頭、頸均為白色,額羽基部灰色,頭頂羽基灰黑色;肩、背淺灰色;腰、尾上覆羽、尾羽及胸、腹部均為白色;初級飛羽白色,最外側1枚外羽片黑色,第8至10枚外羽片白色,其餘轉為灰色;最外側2枚初級飛羽具寬闊的黑色端斑;第7至9枚具寬闊黑色次端斑及白色舌狀端斑;腹面白色。虹膜暗褐色;喙紅色或桔黃色,先端黑色;腳和趾紅色,冬時轉為橙黃色,爪黑色。幼鳥頭白色,眼後有兩個點狀褐斑,與頭上兩條淡褐色條斑相連;背面淡褐色。尾羽白色,羽端具黑色橫帶斑;腹面白稍沾褐色。喙和腳淡橙黃色。 |
|
分布: 分布非常廣泛,歐亞大陸除極地外均能見到。在歐洲及俄羅斯大部分地區進行繁殖,越冬區南可達菲律賓群島、印度次大陸和非洲北部沿海。台灣常見於沿海的棲地及鄰近的池塘。 |
|
作者: | 顏重威, 劉小如, 方偉宏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lack-headed Gull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Larus ridibundus |
|
形態: 體長36~40公分。春季時,臉有明顯的巧克力斑。虹膜褐色,夏末後,眼睛後方有一黑斑;喙紅色。翼灰色外緣有一白色細帶,翼尖黑色。幼鳥頭部、背部和翅膀覆羽褐色,接近尾羽的末端具暗褐色帶。第一年冬季的幼鳥背部較灰,但翅膀仍帶有褐色直到一年後的夏季。覆有絨毛的幼雛暗黃色,背部帶有條紋,胸、腹部則為淡黃色。 |
|
分布: 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夏季時於歐亞大陸繁殖,冬季遷徙至歐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亞洲東南部。 |
|
生態習性: 棲息於海岸沙丘、鹹水沼澤、河流、湖、瀉湖的沿岸或島嶼、高沼地。隨年紀增長,紅喙鷗會有定居的傾向,不再作季節的遷徙。可浮在水面上,走路不會搖搖擺擺。覓食時會和其他大型鷗科鳥類爭奪動物內臟,並伴隨刺耳的叫聲。會成群跟在人類犁田的後面或輕輕拍打潮濕的地面,以驚起的昆蟲為食,例如白蟻、大型蛾類、蠕蟲,並跟其他水鳥搶食。也會捕魚,但很少潛入水中。食物種類多樣,甚至會吃少量的植物。雄鳥求偶時會將頭部下垂,露出白色的頸部向雌鳥示好。會聚集在一起繁殖,最多可達好幾千對在同時在一個地方築巢繁殖,巢常並排靠攏。雌雄鳥共同築巢,以當地漂浮於水面或落下的植物莖為巢材。每窩可產3個卵,卵藍、綠、褐色並雜有暗褐色或灰色的斑點,雌雄輪流孵卵、餵雛,孵化期22~24天,幼鳥約35~42天可飛行。幼鳥於第二年的夏季才開始繁殖。 |
|
綱: 鳥綱(Class Aves) |
|
目: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
|
科: 鷗科 (Family Lar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紅嘴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