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數學解題歷程的教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邱上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數學解題歷程的教學主要適用於數學文字題(俗稱應用題)。主要代表人物為波力耳(G. Polya)、舒恩費(Alan H. Schoenfeld)及梅伊爾(Richard E. Mayer)。
  波力耳(1945)將解題歷程分為四個 階段:
  1. 了解問題:未知數是什麼?已知數是什麼?條件是什麼?
  2. 擬定計畫:找出未知數和已知數之間的關係,如果找不著,那就只得考慮一些輔助問題,然後想辦法擬定一個解題的計畫。
  3. 執行計畫:依據擬定的計畫,正確地執行及運算每一步驟。
  4. 回顧解答:校核所得的解答是否正確。
  但實際解題時,並非階段分明地從第一步進行至第四步,即可完成解題。有時進行至第二步時需再折返第二步,同理進行第三步時,也有可能需折返至第二步,甚至第一步。因此,實際解題時,並非一定是依序直線進行的,有時需隨時折返,有時則需繞圈子進行,以達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
  舒恩費(1985)除了承續波力耳的解題步驟以及重視各解題步驟的認知歷程之外,他又在其解題歷程模式中提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以及「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的概念。其所揭櫫的數學解題歷程包括:
  1. 閱讀(read):受試者開始閱讀問題。
  2. 分析(analysis):受試者將問題簡化或重述,以便更了解問題。
  3. 探索(exploration):受試者尋找已知條件、未知條件以及問題目標彼此間的關聯性。
  4. 計畫(planning):受試者擬定解題計畫,並檢視計畫是否與問題解決有關,以及評估計畫的適當性。
  5. 執行(implement):執行計畫並檢視是否依計畫執行。
  6. 驗證(verify):受試者檢視解題結果是否合理與正確。
  梅伊爾(1992)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對數學解題歷程及其所涉及的知識做了相當具有結構性的分析,其模式如下圖表所示。
  梅氏(1992)以一文字題每邊長30公分的正方形瓷磚,每塊售價0.72元,若要以此瓷磚鋪滿一間長7.2公尺、寬5.4公尺的長方形房間,需要花多少錢為例,分析解題者所需具備的知識應包含:(1)語言知識:例如認字的能力;(2)語意知識:例如1公尺等於100公分、正方形四邊相等;(3)基模知識:例如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4)策略知識:例如先設定子目標,算出房間的面積以及需要多少塊瓷磚;(5)程序性知識:例如能做乘、除法的運算。他更進一步地分析這五種知識可分屬於解題的兩大步驟,及「表徵問題」與「解決問題」。其中「表徵問題」又可分成二個主要成分:「問題的轉譯」與「問題的整合」;而「解決問題」亦可分成「計畫與監控」以及「執行」兩個成分,而「問題的轉譯」需要具備語言的以及語意的知;「問題的整合」需要基模的知識;「計畫與監控」需要策略的知識;「執行」則需程序性知識。
  解題者在解題歷程中,若欠缺五種必要知識中的任何一種,很可能就無法成功地解題。茲略舉部分研究結果如下:
  1. 語言及語意的知識
  研究者發現若解題者對文字題中的句子無法理解或有錯誤的理解時,就會造成解題的困難,尤其是句子是以關係句呈現時特別明顯,例如:「樹上有五隻鳥和三隻蟲,那麼鳥比蟲多幾隻?」研究者更進一步發現,若句子中的「關鍵字」與所需運算的「符號」矛盾時,則難度更為提升,例如:「甲牌的汽油一加侖賣1.13元,它比乙牌的汽油每加侖少0.05元,若要買五加侖乙牌的汽油需要多少錢?」此題需要用到「加法」。
  2. 基模的知識
  以整數四則運算為例,馬歇爾(Marshall, 1987)即將字題分為下列五種類型:
  (1)改變型(Change)
  小華有20元,買色紙用去10元,還剩幾元?
  (2)組合型(Combine)
  小華有20元,小明有10元,兩人一共有幾元?
  (3)比較型(Compare)
  小華有20元,小明有10元,小華比小明多多少元?
  (4)重述型(Restate)
  小華的錢是小明的兩倍,小華有20元,小明有幾元?
  (5)單位型(Unit)
  媽媽每天給小華10元零用錢,那麼小華兩天的零用錢有多少元?
  解題者若有分辨題型的能力即具有基模的知識。基模知識是有效表徵問題的核心,若要成為成功的解題者,則發展基模知識是不可少的。不少研究者皆指出:優秀的解題者通常具有較好的題型辨識能力。
  3. 策略的知識
  舒恩費將一般性的解題策略歸納成五大類:(1)如果問題可以用圖或表來表示的話,僅可能利用畫圖或列表的方式來理解問題;(2)利用歸納法;(3)利用矛盾或歸謬證法;(4)減少變項;(5)建立子目標。解題的策略除了和問題的性質有關之外,他和解題者的能力有關,一般而言,優秀的解題者通常較會選擇有效的解題策略。
  4. 程序性知識
  指的是計算或運算以及繪圖等技能。目前研究者將計算能力分成不同的精熟程度:例如:以和在20以內的加法為例,席格勒(Siegler, 1987)將計算能力區分成下列不同層次:
  (1)全部計數
  一個數一個數數。
  (2)相接計數
  加數或被加數中,其中一個數記在腦中,另一個數用手指頭數。
  (3)事實衍生
  已知5+5=10, 6=1+5,因此6+5=10+1=11。
  (4)事實已知
  5+6,立即說出11,不必再計算,已經自動化了。
  李俊仁(民國81年)將乘法的運算分為:(1)直接提取;(2)序列提取;(3)點數;(4)直接提取-點數;(5)序列提取-點數;(6)直接─序列提取六個層次。
  解題的步驟大約可依解題歷程人成分模式來進行,因此,學者們所發展出來的解題教學步驟也大同小異,茲舉數例說明如下:
  孟太格和鮑斯(Montague & Bos, 1986)的認知策略教學將解題步驟分為以下八個成分:
  1. 唸出問題。
  2. 用自己的話,把問題再說一遍。
  3. 利用圖示或列表的方式來表徵或展示問題。
  4. 綜合1,2,3將問題精確地陳述。
  5. 建立假設。
  6. 預估。
  7. 計算。
  8. 自我檢查。
  由上述教學步驟,可見他們很重視學生對問題是否真正理解,以及是否有能力將問題正確表徵。
  何清森(Hutchinson, 1993)發展出以自我問答式的解題步驟教學如下:
   1. 問題表徵的自我問答:
  (1)我讀完並理解問題中的每一個句子嗎?問題中有哪些字的意義不懂,需要請教別人嗎?
  (2)我對問題有整體性的理解嗎?
  (3)我能把問題中的目標、未知條件、已知條件、問題類型等式列出來嗎?
  (4)我以前做過類似的題目嗎?
  2. 問題解答的自我問答:
  (1)我能把算式列出來嗎?
  (2)我能正確地展開算式嗎?
  (3)我計算程序正確嗎?未知數算出來了嗎?答案符合目標的要求嗎?
  (4)我以前做過的類似題目也是這樣算的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數學解題歷程的教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