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五年五百億專案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五年五百億專案


教育Wiki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即為一般所熟知的五年五百億專案,是中華民國教育部撥款5年500億新台幣用以補助重點大學成為世界一流教育中心、研究中心的計畫。

第一梯次兩年期計畫執行時間為2005年至2007年,共計有17所大學獲得補助,詳情請見下方。

第二梯次的三年期計畫依照第一梯次兩年期計畫的執行成效來重新申請。第二梯次獲得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補助經費的學校共計11所大學(詳情如下)。而除了第二梯次獲得補助的11所大學外,另外有進入複審程序的四所大學亦獲得了「重點研究」經費。

與第一梯次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有限定各校獲得經費必須大部分用於「重點發展領域」最大的差異,第二梯次補助的經費採取「統塊式核給(block-funding)」,各校可以在重點發展領域外更為彈性、妥善的運用相關經費,以提升其基礎設施、教學卓越、重點領域(研究中心)等整體制度運作。

目錄

第一梯次各校每年補助金額與重點發展領域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國立臺灣大學

共獲新台幣30億元補助
人文社會奈米科技、資訊電子科技整合、醫學、整合性生命科學生物技術、永續發展與防災科技、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

國立成功大學

共獲新台幣17億元補助
基因調控訊息傳遞海洋環境及工程、前瞻材料微奈米心血管疾病免疫學物理治療尖端光電永續環境地球動力系統替代性能源、東亞人文與區域文化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

共獲新台幣10億元補助
奈米與材料、生物科技資通訊技術能源與環境基礎科學人文社會科技管理

國立交通大學

共獲新台幣8億元補助
跨領域基礎科學光電跨領域科技尖端電子資訊跨領域生物科技先進超快雷射

國立中央大學

共獲新台幣6億元補助
地球系統科學環境科技電漿科技與複雜系統、應用資訊與創意內容、太空科技天文光學光電

國立中山大學

共獲新台幣6億元補助
晶體光電科技海洋科學微奈米分析技術電子商務與科技創新

國立陽明大學

共獲新台幣5億元補助
基因體研究腦科學

國立中興大學

共獲新台幣4億元補助
生物科技仿生奈米先端產業精密製程環境保育防災科技

國立政治大學

共獲新台幣3億元補助
商管傳播兩岸外交

長庚大學

共獲新台幣3億元補助
分子醫學

元智大學

共獲新台幣3億元補助
燃料電池通訊科技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共獲新台幣3億元補助
建築科技

「重點領域研究」補助學校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共獲新台幣1億4千萬元補助
水產生物科技

中原大學

共獲新台幣1億4千萬元補助
薄膜科技

臺北醫學大學

共獲新台幣1億元補助
中風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

共獲新台幣9千萬元補助
臺灣人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共獲新台幣9千萬元補助
教育評鑑與發展

第二梯次各校每年補助金額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國立臺灣大學

共獲新台幣30億元補助
人文社會奈米科技、資訊電子科技整合、醫學、整合性生命科學生物技術、永續發展與防災科技、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

國立成功大學

共獲新台幣17億元補助
基因調控訊息傳遞海洋環境及工程、前瞻材料微奈米心血管疾病免疫學物理治療尖端光電永續環境地球動力系統替代性能源、東亞人文與區域文化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

共獲新台幣12億元補助
奈米與材料、生物科技資通訊技術能源與環境基礎科學人文社會科技管理

國立交通大學

共獲新臺幣9億元補助
跨領域基礎科學光電跨領域科技尖端電子資訊跨領域生物科技先進超快雷射

國立中央大學

共獲新台幣7億元補助
地球系統科學環境科技電漿科技與複雜系統、應用資訊與創意內容、太空科技天文光學光電

國立中山大學

共獲新台幣6億元補助
晶體光電科技海洋科學微奈米分析技術電子商務與科技創新

國立陽明大學

共獲新台幣5億元補助
基因體研究腦科學

國立中興大學

共獲新台幣4.5億元補助
生物科技仿生奈米先端產業精密製程環境保育防災科技

長庚大學

共獲新台幣3億元補助
分子醫學

國立政治大學

共獲新台幣2億元補助
商管傳播兩岸外交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共獲新台幣2億元補助
建築科技

「重點領域研究」補助學校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共獲新台幣9千萬元補助
重點研究:水產生物科技
元智大學
共獲新台幣9千萬元補助
重點研究:燃料電池
高雄醫學大學
共獲新台幣9千萬元補助
重點研究:環境醫學
中原大學
共獲新台幣7千萬元補助
重點研究:薄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