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亞里士多德的教育計劃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亞里士多德的教育計劃


教育Wiki

目錄

生育的考慮

亞里士多德主張為政治者應該考慮男女適合結婚的年齡,男生以37歲為主,女生則為18歲,又說男性在70歲而女性在50歲以下是生育年齡的極限。因此在上述年齡中男女兩性結合,可以與生育年齡相搭配,太早結婚,則男人會妨礙行上完全的發展,女生變成脾氣暴躁而不節制,早婚生子,體能及智力每況愈下,其次,子女出生之間隔不應太長,也不應太短,應取中庸之道。

反對共產與共妻

亞里士多德不願領教其柏拉圖那種奇幻式的異想,他反對家庭中無財產及無情愛的生活方式,有兩件事,實際上可以激起人心之興趣者此及財產及愛情,孩子若成眾人之子,那豈不等於沒人的孩子,寧可做一個真正別人的堂兄弟,也不願做一名柏拉圖的孩子。並且以幸福之追求為人生最高旨趣的亞歷士多德,也認為共產制度剝奪了人生的樂趣,若治產者恆無私人財產,即失去了樂趣,無樂趣即無幸福。加上共產社會的生活方式,會降低行政效率,因為個人的行為誘因已失去,所以並非理想的政治制度,柏拉圖終生單身,而亞里士多德卻結婚生子,是否處境不同,因此家庭及財產觀念不同所影響,也無法得知了。

音樂及體育

兒童時期的教育,以音樂及體育為主,目的同於柏拉圖,在於健全其身心,音樂有平抑暴戾之氣的功能,且是淨化心靈的必要科目。體育活動也應介於暴力及文雅之間,過劇烈則體性變樣,有失美感,因此年幼時不應過分運動,亞里士多德說,奧運上得獎者,很少是在幼時得獎長大又得獎的,因為幼時把體力耗盡了。


關鍵字
中文: 亞里士多德的教育計劃
英文: Aristotle's education program
參考書目

林玉体(2011)。西洋教育思想史,頁77-78。三民書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