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際關係經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人際關係經營


教育Wiki

人際關係經營(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目錄

定義

班級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其核心成員是教師和學生。此外,學校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同仁、學生家長、以及社區人士等,也會與班級接觸和互動,因而教師在班級經營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亦必須要進行人際關係的經營。雖然一般論及班級經營時,常常是以班級的常規、學生的行為問題、班級教學的規劃等議題為探討的焦點,但事實上,教師本身人際互動的技巧也會影響到其班級經營的成效,尤其教師不成熟、偏執的人際技巧可能會傷害到班級的師生關係,甚至破壞了親師之間的溝通平台,影響甚鉅,因而教師理應正視其人際關係的經營。

內容說明

事實上,根據Hoy和Miskel(2004)的研究發現,激勵學校教師努力工作的重要動機主要包括:追求成就、自主、社會關係、自尊和自我實現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同時會影響教師對於他們自己在組織中所應該扮演角色的認知和瞭解。準此而論,教師社會關係的良窳會影響其對自我角色的知覺,進而左右其在學校班級中的教育決定和行為表現。根據上述,雖然教師人際關係的經營涉及了班級的學生和家長、學校教育人員、行政人員、以及社區人士等,但其中仍以師生之間的人際互動最具關鍵,影響也最為深遠。就此而言,Manning and Bucher(2006)研究指出,班級經營中人際關係技巧的優劣與學生的學習密切相關,而有效的人際關係技巧可以臚列如下:

1.對學生傳達其溫暖而友善的感覺。
2.親自或請人示範理想的應對之道。
3.誠摯地接納其班級學生的優缺點。
4.能夠理解且欣賞學生的個別差異。
5.給予班級中的學生建設性的批評。
6.鼓勵學生表現出來的的成功行為。
7.應該儘量避免對學生挑剔和責罵。
8.散發熱情並帶給學生希望和樂觀。
9.心平氣和地處理班級紛爭或衝突。
10.視人如己且尊嚴地對待所有學生。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人際關係經營

英文關鍵字: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參考資料

高博銓。班級經營實踐與策略。課程與教育學刊,第25卷第四期,2008出版,頁88-89。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