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口語表達能力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口語表達能力


教育Wiki

口語表達能力(Oral Expression)

口語表達能力
依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定義,「口語」是指「談話所用的語言」,「表達」則是「將心中的思想藉語文或行為的方式傳遞給別人,或傳遞訊息。」而「口語表達」的內涵,林寶貴(2002)認為是正確的發聲、構音及合乎文法規則的言詞;羅秋昭(1996)則認為是語音、語詞、語法。總括來說,口語表達是指個人透過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在表達的過程中,能符合內容豐富、掌握重點、條理分明,加上語音清晰、語速流暢、音量適中和自然的態度及應用豐富的肢體等特質。
口語表達能力是兒童應學習的基本能力,也是人際互動的一種重要工具,所以兒童早期學習口語表達是很重要的。而任何「發展」均非由單一因素影響,口語表達發展亦不例外,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學者(羅秋昭,1996;林公翔,1993;胡海國,1976)提出影響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有:

1. 智力的因素

2. 年齡的因素

3. 性別的因素

4. 生理的因素

5. 家庭環境因素

6. 示範

7. 學校因素

8. 情緒與人格

語文科教學包含聽、說、讀、寫等項目,其中說話所佔的份量最重,不僅語文科會大量使用「說話」技巧,其他科目的學習也都需要藉由「說話」以成之,如:問答、討論、報告等,在課堂進行中,隨時都必須使用到說話的能力;而人的一生中也無時無刻不以「說話」來達成各種目的。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學生的說話能力,亦即口語表達能力,應是教師著手語文教學時重要的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

1.林寶貴(2002)。語言障礙與矯治。臺北市:五南。2.羅秋昭(1996)。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3.林公翔(1993)。現代兒童心理語言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4.胡海國編譯(1976)Elizabeth B.Hurlock 原著。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出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