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台灣百合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台灣百合


教育Wiki

目錄

台灣百合 Taiwan Lily

基本資料

百合科,百合屬。別稱山蒜頭、菲島百合等。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細長少有分枝,高約30公分;
葉互生,生長位置不規則,排列緊密,線狀披針形;
花頂生,通常單立,有時2至3朵排列成總狀花序,水平開出,白色而有紫褐色條紋花做喇叭狀,有芳香,長約10至15公分,寬5至7公分,雄蕊6枚,花絲細長,柱頭3裂;
蒴果圓桶形,長5至8公分,種子多數且有翼。<註1>

分佈區域

台灣百合為台灣分布最廣泛的特有種植物,低至海濱高到海拔三千三百公尺的高山皆有其蹤跡。
它屬冬枯性的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呈淡黃或白色。
春天先抽出根生葉,再長出互生的莖生葉,葉呈線狀披針形。
莖細長高約40至100公分,莖先端著生一至數朵的白色喇叭狀花,花具芳香味,外帶有暗紫色的條紋,內具6枚黃褐色之雄蕊,雌蕊比雄蕊長,淡綠色,柱頭3裂。
圓柱型的6稜蒴果,成熟時由稜縫裂開,可放出許多具薄翅的扁平狀種子。
台灣百合在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常見於火災後的高山草原或向陽的岩隙地上;每年六七月都可見朵朵百合爭奇鬥艷。<註2>

百合名稱的由來

百合的鱗莖形如大蒜,正因為其鱗莖是由許多肥厚肉質的鱗片合抱而成,所以稱為"百合"。
在中國,百合的鱗莖既是珍貴藥材也是美味食蔬;魏晉年間的「名醫別錄」即以記載「無毒,除浮腫、顱漲、寒熱、通身疼痛等」,亦食亦藥流傳至今。
但自一九七零年代起,因遭到大量的人為盜採及濫挖,以供應藥材及餐館食材所需,族群急速減少。<註3>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台灣百合
英文關鍵字:Taiwan Lily

參考書目

註1: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174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註2:玉山花草,玉山國家公園中高海拔植物的四季景觀36頁,呂理昌著,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3年3月出版。
註3:福爾摩沙植物記,101種台灣植物文化圖鑑暨27則台灣植物文化議題78與79頁,潘富俊著,遠流出版2007年12月出版。
相關閩南語 司公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