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命題方向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命題方向


教育Wiki

命題方向(Proposition direction)

目錄

命題偏差
首先在命題過程中,或者分析命題結果時,常會產生與預期結果不同的現象,如以下之現象:
1. 評量結果之分數長期偏低,導致學生易有挫折感。
2. 當考卷試題偏多時,使學生作答時間不足,以及產生作答的厭倦感。
3. 當試題內容過於複雜時,學生較無法把握命題的特色,因而流失判斷題目之機會。
4. 當試題反覆出現時,學生易忽略學習基本概念的機會,變為記答案以及記解題步驟的工具,使得分數無法顯現出學
生確實了解的程度。
5. 提前教學的現象,使得教學上無法配合一般學生的心智發展程度,舉例而言,常有高中題目出現在國中試卷中。
6. 當考試內容著重於名詞以及定義方面的題目時,將導致學生苦記定義,而無法活用。
7. 在大型模擬考試題中,常採與各校聯合命題之方式,使得後段班之學生無法適應困難之題目,而導致其命題對於學
生無意義,因而影響學生放棄數學。

(註1)

命題注意事項
老師在自行出試卷時,應考量試題之表述能力,以及各注意事項,使得此測驗有意義,以下將有幾項注意事項:
1. 試題文字應簡潔,且提議明確,明白表示出問題之所在。
2. 須注意解題時所需運用的條件,是否皆充分表示於題目中。
3. 在題目的敘述上,應避免暗示正確答案之字詞,以防阻止學生充分思考。
4. 在試卷中,試題的排列順序通常由易至難做排列,有循序漸進引導學生作答之功效。
5. 另外在選擇題中,應避免使用以上皆非或者以上皆是之選項。
6. 於選擇題目中避免重複選取,如此可增加題目的多元性,也可避免學生重複回答相同類型,舉例而言如題目內容為
學生所不懂,將造成學生重複在做猜題的動作,造成此測驗結果將無意義。

(註1)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命題方向
英文關鍵字:Proposition direction
參考資料
註1李嘉淦/著。中學數學科教材教法,1986年初版,頁754~757。千華出版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