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夏枯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夏枯草


教育Wiki

夏枯草

目錄

基本資料

學名:Prunella vulgaris L.、Prunella vulgaris L. var. asiatica(Nakai)Hara、Prunella vulgaris L. subsp. asiatica (Nakai) H. Hara var. asiatica

英文名:Common Selfheal

別名:棒槌草、鐵色草、鐵包草、大頭花、夏枯頭、四牛鬥草、血見愁、筋骨草、下枯草、大本夏枯草、夏枯花、六月乾、枯草穗、夕句、燕面等

植物分類:唇形花科(Lamiaceae)夏枯草屬(Prunella)(註1)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地區:夏枯草通常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澳洲等地區

台灣分布情形:夏枯草在台灣多生長於北部低海拔的山部地區,常見在山麓、林緣路旁等地

用途:庭園美化、地被、盆栽及藥用等


介紹

唇形花科(Lamiaceae)夏枯草屬(Prunella)的夏枯草,一般被歸類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性偏好溫暖至高溫、濕潤、向陽的環境,而生長適合的溫度則大約落在攝氏十八度至二十八度之間,夏枯草一般在夏季花後進入休眠期,其地上不的莖葉萎凋,直至隔年春季萌發。夏枯草通常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澳洲等地區,在台灣則多生長於北部低海拔的山部地區,常見在山麓、林緣路旁等地。(註2)

唇形花科(Lamiaceae)夏枯草屬(Prunella)的夏枯草,屬草本,全株被毛,莖為方形,為紅褐色。

夏枯草的葉片一般為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緣為全緣或鈍鋸齒緣,對生。

夏枯草的花朵一般在初夏之際開花盛放,為穗狀花序,通常頂生,花冠為管狀唇形。

果實

夏枯草的果實為小堅果。


參考書目

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398。

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52。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79648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夏枯草

英文關鍵字:Prunella vulgaris L.、Prunella vulgaris L. var. asiatica(Nakai)Hara、Prunella vulgaris L. subsp. asiatica (Nakai) H. Hara var. asiatica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