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子宮內膜異位症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子宮內膜異位症


教育Wiki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般最容易發生在卵巢,稱為巧克力囊腫(約有一半的病症會侵犯此處);若生長在骨盆或骨盆腔之外,則稱子宮外的子宮內膜異位。唯一種良性的疾病,但亦有可能惡化最常發生在25~45歲位曾懷孕的女性,是導致婦女經痛與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錄

一、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之組織會隨著體內荷爾蒙改變而有月經週期的變化,大多數的症狀由初經後幾年開始,逐漸明顯及惡化,造成臨床上旭多的症狀,直到更年期時,異位的內膜組織萎縮,症狀才得以減緩。常見的臨床症狀如下:

(一) 經痛:最常見且最為典型的症狀,通常於月經前1~2天或者是月經其中最痛。期疼痛程度與雌激素濃度的增加有關。疼痛的部位多半是壓下腹部;甚至因骨盆腔的壓迫而產生「裡急厚重」的感覺。

(二) 月經不順:月經來潮之前出現點狀出血,於經期中血量過多、月經不規則等。

(三) 性交困難:當異位出現在直腸陰道間壁、子宮薦骨韌帶和道格拉斯陷凹時並合併卵巢粘連,會有深入性性交疼痛或性交後出血。

(四) 不孕:如內膜異位嚴重,廣泛的疤痕組織阻塞輸卵管,形成卵巢囊腫其受孕率頗低。不孕症婦女中,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率約佔30~60%。

(五) 其他:大小便疼痛、腸道不適、週期性咳血或流鼻血等。

二、預防保健

1.減少排卵的次數。

2.健全的免疫系統。

3.養成運動的習慣。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子宮內膜異位症

英文關鍵字: Endometriosis

參考資料

沈滿華著。婦嬰護理學,2009年2月,頁11-13~11-15,華格納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