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山油點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山油點草


教育Wiki

目錄

山油點草 Tricyrtis stolonifera

基本資料

科別:百合科
學名:Tricyrtis stolonifera
類型:多年生草本,約40至60公分高
生育環境:低至中高海拔山區闊葉林下或路旁
花期:夏至秋
莖的特徵:地下莖蔓生,很長;地上莖直立,波狀彎曲,幼時淡紫色,成長至光滑深綠
毛:莖、葉背、花莖有毛
葉的特徵:葉無柄,橢圓形,6至12公分長,基部有鞘,葉背有毛
花朵著生位置:鬆散的繖型花序,頂生,3至5朵花;苞片為卵形到披針形
花朵類型:雌雄同株,2至3公分長
顏色:紅紫色,內有紫色斑點
花被:6枚,成2組,外圍成卵形,內圍線形,基部為漏斗狀黃白色
雄蕊:6枚,與花被同長,花絲有紫色斑點
柱頭:長,3裂,每一裂片再分叉為2,同時又附有紫色斑點
果實:蒴果,光滑直立,有3稜,量多<註1>

命名由來

廣泛分布在低中海拔的山油點草,其葉面照光可見明顯油漬斑點,在夏秋間綻放的花瓣內面也散生著暗紅色斑點故而得名。<註2>

同屬兄弟分辨方法

山油點草與台灣油點草極為相似,乍看之下不容易區分,在不開花時的區分方法是將他們拔起,有走莖的是山油點草,無走莖的就是台灣油點草。
在開花時,可由花被片及雌蕊來區分,台灣油點草的花被是一般大小,呈披針或倒披針形,花柱與柱頭約等長;而山油點草的花被外三片呈卵形,內三片較窄而成寬線形,柱頭較花柱更長。

藥用

台灣油點草有治療喉嚨痛及扁桃腺炎的功能,還可以當作眼藥,山油點草是否也有這些藥效,值得學者們驗證。<註3>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山油點草
英文關鍵字:Tricyrtis stolonifera

參考書目

註1:台灣野花365天秋冬篇90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
註2:玉山花草,玉山國家公園中高海拔植物的四季景觀44頁,呂理昌著,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3年3月出版。
註3: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常見野花第一輯174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相關教學資源

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68815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