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循環規律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循環規律


教育Wiki

循環規律(Repeating-pattern)

目錄

規律活動
首先應先介紹規律的樣貌以及如何無限延伸下去,可利用一些簡單的教材,或者具體物來讓學生實際操作,舉例而言,
老師可在黑板上先畫上幾個圖形,接著運用口述的方式來突顯其規律之所在,如DO RE MI DO RE MI的歌唱旋律,則學
生可較容易發現規律之所在,因而自然地說出下一個圖形或者下一個音符。另外,也可提供一些動態的課程,讓學生們活
動到四肢,學生會較感興趣,且學習上會更有效率,舉例而言重複地起立蹲下坐下,則可考考學生下一個動作應為何者,
透過此例子,可讓全班學生共同參與。(註1)
循環規律
教導循環規律的過程中,著重於要素的循環呈現,並且須以最短的形式展現出來,如此才可訓練學生在有限的循環圖形
中,找出規律的所在。另外,循環的種類是不一定的,有時為三組一循環,有時為兩張圖形一循環等等,因此學生應接觸
各種不同的題目類型,來引導出循環規律的變化性。
教學過程
在探討循環規律的教學上,起初可用一般的簡易圖形來教導學生循環的概念,舉例而言,利用積木組合、牙籤排列、兩
種顏色的方塊、笑臉哭臉等等,皆可讓學生輕鬆融入課程之中。緊接著,則須學習運用代號來表示出規律的樣貌,而一個
代號即表示一種圖形的呈現,因此則可在積木組合下方寫上A-B-A-B-A-B的符號,如此一來,學生將可更明瞭的看出循環
規律的重複性為何。了解循環的規則後,則可引導學生去預測下一次的圖形,且應指導學生說出預測的理由,來檢驗學生
是否確切了解循環的概念。最後即可進一步詢問如第20個的圖形為何,可以讓學生慢慢數,或者可引導學生了解倍數的
觀念,如四個一組,第20個為第五組的最後一個,也可教導其餘數的概念。(註1)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循環規律
英文關鍵字:Repeating-pattern
參考資料
註1 John A. Van De Walle/著,張英傑、周菊美/合譯。中小學數學科教材教法,2005年初版,頁798~802。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