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操作制約取向的輔導策略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操作制約取向的輔導策略


教育Wiki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是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改變的過程與方法,又被稱為工具制約或工具學習。操作制約與古典制約有所不同,操作制約的作用對象,是個體原來就已經自願進行的行為;而古典制約則是使個體產生非自願反應的作用。

兒童說謊若不多時,可以採消弱原理的「正增強」,「負增強」和「隔離法」一立即停止增強等輔導策略,若是喜歡說謊而且頻率繁多的兒童,即使採用上述辦法,效果可能也相當的有限,因此對這類兒童的輔導方法,可採制約增強一代弊制度,來改善不良的說謊行為,其步驟如下:


1. 測量基準階段

此一階段為五天或一周,只記錄個案每天說謊行為的次數,如平均每天為五次。


2. 輔導階段

(1) 告訴個案,說謊行為是不對的,所以希望她能改善。

(2) 跟個案約定,如果他在一天當中,說謊的次數不超過三次時,在放學前給他一張榮譽卡或貼紙;但次數若達四次以上時,則扣分,榮譽卡或貼紙,可依其數目換取相關的「增強物」。

(3) 實施一段時間,若連續一周都能達到要求時,則可改採第二階段把標準提高,即由每天說謊次數三次改為二次作為標準,若能達到,則依上述辦法給榮譽卡或貼紙,若達三次以上時,則予以處罰。

(4) 第二階段若達成時,再把二次標準改為一次,餘此類推,終可改善個案說謊的次數。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操作制約

英文關鍵字: Operant conditioning

參考資料:

林進財著。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 1998年9月,頁184-185,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