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師效能訓練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教師效能訓練理論


教育Wiki

教師效能訓練理論

目錄

理論學者

H.Gordon,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受到俄亥俄州立大學之碩士指導教授ROGERS的影響,使其發表了一連串的管理與合作常規的理論,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教授以及美國空軍,也是教師效能訓練的創辦人與總裁,目前所出版之著作有,父母效能訓練:培養負責的孩子們不會失敗的方法、家長效能訓練、教師效能訓練、教導孩子們自我紀律訓練、父母效能訓練:培養負責孩子的可行方案,是一在此領域具有相當權威的學者。(註1)


理論概要

其理論所強調的是善用權威的利向來影響學生,以幫助其養成對於自我規範的能力,但是其所提出的權威,並非我們一般在行為中所能看到的權力之強化,而是善所謂的專家權、職位權及合約等權力,尤以教師這個部份,特別強調專家權的運用,原因是要使其心服口服,而非根本性的差距,再者說明了盡量少用賞跟罰二者來管理學生,因為這容易產生反差極大的效果,而且多為治標不治本的方式,還有在對於學生管控時之情緒的發出,應以初級情緒為主,盡量避免出現次級情緒,也就是你-訊息的方式,最後強調ㄧ點則是,將所有問題的所有權界定清楚,讓學生在出現某一特定問題時,可以先確立此一問題的所有權人是教師還是學生,然後再對此下一策略。(註1)

教師效能訓練

其主要包含以下幾種層面

1. 教師自我效能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教學自我判斷
2. 教師自我效能是一種理性的自我評估
3. 教是自我效能具有動機用
4. 教師自我效能具有情境的複雜性
關鍵字
中文:教師效能訓練理論
英文:Teacher Effective Training
參考書目
註1 張民杰(2011)。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頁320-322。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註2 郭明德(2001)。班級經營-理論、實務、策略與研究,頁190-200。五南文化事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