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期望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期望理論


教育Wiki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目錄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是由佛倫(Vroom, 1964)所提出,認為對未來尚未發生的事情,都有其信念及預想,然而人們複雜的的行為與周遭環境,使得他們在同一時刻下,所想望的事物可能不只一項。因此,人們在決定對於其想望事物是否要採取行動時,會先分析行動後可能產生的結果及帶來的價值,如果覺得預期的結果與報酬是滿意的,才會行動。基於環境資源有限與自身能力,人們對於所追求的事物需要有所排序,而形成錯綜複雜的心理歷程,期望理論的發展目的即在探討此種心理歷程。而激勵某項行為的動機之強弱,就是該項行為所產生各種結果的「吸引力」與「期待值」兩者的乘績總和。
期望理論的假設
(1)每個人有不同的慾望、需求與目標,而這三者則會隨著環境與個人經驗的改變而改變。
(2)人們會以理性的態度來衡量得失,面對、處理抉擇。
(3)人們會從過往經驗中學習做出最有利的抉擇。做抉擇時,人們常會根據經驗判斷「如果這樣行動,有多少希望(expectation)可以得到所要的結果」。換言之,會先問自己此次獲勝的機率有多少,然後再以此做抉擇。
期望理論的主要構念
(1)結果(outcome):指某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為後所得到的結果。又可分為第一層結果(first-level outcome)第二層結果(second-level outcome)。第一層結果是行動後直接導致的成果(direct consequence of one’s behavior),第二層結果則是由第一層結果所產生的。
(2)吸引力(valence):指不同結果對於個人的吸引力,又稱為誘力。吸引力大小會因人而異,而且是產生動機的第一步,其值界於+1(非常吸引)與-1(非常不吸引)之間。
(3)期待值(expectancy):指個人預期其行動能達到第一層結果的程度,其值可從0%到100%之間。期待值越大,表示該行動導致第一層結果的可能性愈大。
(4)實用性(instrumentality):指第一層結果產生後可以導致第二層結果的機率,其值也從0%到100%之間。
由上述可知,期待值為「行動-結果」間連結(action-outcome association),而實用性是「結果-結果」間的連結(outcome-outcome association)。也可說是第一層結果與第二層結果的撮合程度。
基於前述,Vroom的期望理論,即是「吸引力→期望值→實用性」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期望理論
Keyword:Expectancy theory
參考資料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四版)。台北市:高等教育。P.249-251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初版)。台北市,五南。P.319-32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