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校長評鑑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校長評鑑


教育Wiki

校長評鑑(PRINCIPALS EVALUATION)

目錄

定義

一個學校經營成功與否,取決於校長的領導。校長作為一個學校的領導者,其領導品質與專業深刻影響一所學校的辦學績效與表現(Duke, 1992; Edmonds, 1997; Hallinger & Murphy, 1987; Hughes & Ubben, 1989;引自張德銳、丁一顧,2000)。而校長的素質,除在校長培訓與遴選任用階段,提供良好的培訓制度與公平的遴選機制外,尚須仰賴校長評鑑(principals evaluation)制度的運行,對校長表現進行判斷與評估,了解校長的優劣與辦學績效,進而提供改善缺失之道(謝文全,1999)。

內容說明

校長的任用制度,從過去的直接官派時期、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開始的選派時期,到1999年公佈「國民教育法」,校長遴選改由遴選聘任制,校長遴選由各地方政府組織遴選委員會遴選之。但是各地方政府組織目前對現職校長並無一套完整、客觀且明確的評鑑制度,因此,造成無從對校長的辦學表現進行客觀的審查。由於校長的領導品質,關係著一個學校的辦學是否良好,為提高校長的辦學品質,便必須藉由建立完善的校長評鑑機制。張德銳(1999)認為校長評鑑是對校長的表現作價值判斷與決定的歷程,其步驟是根據校長表現的標準,蒐集一切有關校長客觀的資訊,以了解校長表現的優劣得失,藉此探究其原因,以協助校長進行品質改善和做為行政決定的依據。吳清山、林天祐(2002)認為校長評鑑可以用來証明(prove)自己所表現的成就;亦可用來改進(improve)自己的缺失。Christina、Robert、Diane和Sandra(2003)等人認為根據評鑑的回饋,校長評鑑的結果有助於制定校長專業發展的計畫。Harris和Monk(1992)則認為人事評鑑具有以下三個程序:1、確認應具備之能力;2、依據具備之能力進行表現的描述;3、根據需求與描述的能力進行判斷與評定。而學校校長的評鑑亦屬人事評鑑的一種。(引自David, Edward & Kenneth, 2000)。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校長評鑑

英文關鍵字:(PRINCIPALS EVALUATION)

參考資料

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62-63。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