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底擴張學說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海底擴張學說


教育Wiki

目錄

海底擴張學說sea-floor spreading
科學家海斯推測地涵內的岩漿產生熱對流作用,使得上部地函物質溶解,沿著中洋脊的裂谷湧出,凝固後形成了新的海洋地殼像,使得原本在裂谷兩側的海洋地殼向外移動;另一方面老的海岸地殼則像海溝處隨地函熱對流的下沉進入地函,融化成地函的一部份。推估中洋脊以每年兩公分的速度向外擴張。(註2)

背景

1960年代的海底探測發現了大西洋海底有一道巨大的山脈,稱為中洋脊。因為中洋脊很常有地震發生,中洋脊頂端的裂谷也有岩漿噴湧,所以深洋探測的結果顯示,離中洋脊越遠,沉積物越厚。(註2)

擴張的歷史和證據

1. 中洋脊的中央斷裂谷是玄武岩湧出的地方,頂峰區和側翼區因有新的海洋地殼生成十分崎嶇。
2. 海洋地殼的年紀都很年輕,少於兩億年,且由中洋脊兩側比較老而呈現對稱分配,沉積物的厚度也由中洋脊向兩側逐漸變厚。
3. 地熱流在中洋脊最大,在海溝最小。
4. 中洋脊只有淺源地震分布,而在海溝、島弧下方有深源地震分布。

海洋板塊(註2)

1. 又稱海洋地殼,指位於海底的玄武岩質地殼。台灣附近的海域有菲律賓板塊與太平洋板塊。花東縱谷就是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
2. 按照岩石的特性,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大陸板塊,有些由海洋板塊及大陸板塊共同組成像是南美洲和大西洋板塊。科學家估計,地球是由20幾個大小不同的板塊所組成,其中主要的六大板塊為歐亞板塊、美洲版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板塊及印度洋澳洲板塊(又稱印澳板塊)。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海底擴張學說
英文關鍵字: sea-floor spreading

參考書目

註1:地球科學,羅務和陳歆和李階編著,台灣實業文化,1999,頁157-159。
註2:一看就懂地理百科,遠足地理百科編輯組編著,2009,頁 28-3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