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皮毛之附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皮毛之附


教育Wiki

目錄

出處

《左傳˙僖公十四年》:「冬,秦饑,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附?』」

故事

春秋時,晉國有一次發生內亂公子夷吾逃到秦國,為了取得秦國對他當國君的支持,夷吾允諾事成之後,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後來,他果然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當了國君,稱晉惠公,但沒有履行諾言割城。 不久,晉國遭到災害,糧食歉收,晉惠公向秦國商量求購糧食。 秦國沒有因他背約失信而拒絕,仍然答應了他的要求。 不料過了一年,秦國也鬧飢荒,派人到晉國去求購糧食。晉惠公卻幸災樂禍,不答應秦國的要求。大夫慶鄭聯繫到以前的事,對晉惠公這種做法不滿,氣憤他說:“背棄秦國的恩惠,對秦國發生災害感到高興,這是不道德的;貪愛自己的東西,不肯救濟別人,從而激怒鄰國,這對晉國有什麼好處呢?”晉惠公的舅父、大夫虢射說:“早先我們晉國不履行割讓五城給秦的諾言,是根本的問題,它導致我們與他們關係的決裂。如果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而只答應賣糧食給秦國,就好比只有毛而沒有皮。現在皮都不存在了,毛附在哪裡呢?既然事已如此,不如乾脆糧食也不賣!”

解釋

原指人們在解決事情時,事情的根本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其他枝節問題便解決了 也是枉費心機。現多用來形容個人與團體,或是大小與小我之間的密切。

相似詞

相互一存

相反詞

大相逕庭

例句

為人子女的,從出生到現在靠父母的拉拔長大,可說是皮毛之付,因此子女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

參考資料

《商周出版》胸有成竹說成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