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腦創傷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腦創傷


教育Wiki

腦創傷

孩童出生後如果遭遇時特殊事件,如腦部受到重擊、幾乎溺斃或腦部缺氧等,都會讓腦部受到傷害。腦部受創的孩童不論是在恢復期或已證實為永久性傷害的狀況下,很多在特定的語言及聆聽方面出現問題,恢復期可能需要至少一年或更長一些的時間。對父母而言,最難承受的莫過於看著自己孩子現在要費力做一些以前很容易做到的事,不過父母畢竟還是該高興孩子能存活下來。多年以前,腦創傷孩童根本無法存活,時至今日雖然完全的康復是大不可能,但是孩子的進步總是快得令人非常驚奇。

腦創傷孩童很容易在說話、語言及聆聽三方面表現出困難,可以會有以下行為:

1. 很難集中注意力或專心。

2. 聆聽的技巧不佳:記憶、理解及處理能力。

3. 很難持續或停留在同一主題上,想法很容易跳來跳去,缺乏組織能力或先後順序感。

4. 很難與人產生適當的社交互動,有時會說出完全與事實不符或令人困擾的事。

5. 很難將複雜或有文法規則的句子串聯再一起,尤其在受傷初期。

6. 指認一般性東西的名稱有問題。

7. 隨意志移動嘴唇、舌頭和下顎有困難。

8. 要清楚發音有困難,音節之間會黏再一起。

9. 音調沒有變化或是腔調很怪。

腦創傷孩童除了語言及說話問題外,也要接受醫學及治療方面的處置。即使簡單如學習走路、綁鞋帶、以及腦創傷後所有功能的變化,這些都是他們要面臨的艱難挑戰。有這樣的孩子的家庭必須與專家小組密切配合,才能承擔漫長艱困的挑戰。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腦創傷、語言、聆聽

英文關鍵字: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Language、listening

參考資料

薛海˙薛映著。兒童語言發展遲緩問題, 2000年,頁284-285,遠流出版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