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行為模式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行為模式


教育Wiki

行為模式(behavioral model)

目錄

定義

教育情境中論述處理實務,如未能提及行為模式的處理,則此治療策略就不夠周全,行為模式二個特點:1.處理關注的是行為本身,而非假設、潛在變因的探究,它和著重兒童本身內在因素探究之心理教育模式不同。2.環境中的每個人,皆是一個可處理的個案,此個案可觀察的外顯行為是教師判斷的依據。

內容說明
(一)代幣增強

代幣增強(token reinforcement)以提供次級增強物的方式(如點數)以使個體達到某些特定目標行為,次級增強物本身可交換其他活動或具體物,代幣增強亦可降低學生不適當(不為人接受)的行為,如學者偉特與艾略特等人所實施之彩券制(response cost lottery),即為典型之代幣增強制,兒童所得之彩券依其行為表現情形而定,行為愈好,獲得彩券愈多,研究顯示,實施代幣增強制,學生適當行為明顯的增加許多;代幣增強制除實施於個人外,也可用於群體。以群體實施之優點有二:1.群體實施比個別實施較為簡易。2.同儕團體間會相互支持、激勵。代幣增強的實施雖可增強個體行為,但代幣增強的實施則有以下困難所在:1.某些個人對代幣制度反應冷淡,代幣增強對某些學生完全起不了作用。2.代幣增強效果像蜜月期般,無法持久。3.過度依賴外在增強,忽視個體之內在動機與興趣。

(二)家中增強(home-based reinforcement)

教師和父母對於學生在校行為所欲達成目標建立共識,教師再將學生在學表現情形登錄於記事本內,父母親根據記事本之登載情形,採取適當的增強策略。家中增強對於減少學生歧異行為、增進其學業表現或同時改善其學業及行為表現,不論是普遍班或特殊班,均有顯著成效。而對嚴重情緒困擾的兒童亦有助益。家中增強可配合代幣增強法。唯家中增強法實施須考量:1.父母親的配合意願與父母親的專業知能。2.父母親須花時間並且有興趣。3.父母親願變換增強之方式。家中增強之實施有三四優點:1.家長也是孩子問題解決成員之一,而非問題製造者,應和學校共同負起問題解決之責;2.站在法律與倫理觀點,不論是懲處或獎賞均在家實施,減少了許多問題發生;3.其程序需時不多,又為學校所支援;4.學生問題行為若是有家長介入處理,可以發揮親職教育的功能,使學生行為改善更為顯著。在教師班級經營中,家中增強應只是班級輔導的協助方法,教師不應把輔導之責全部推給學生家長,否則會被認為是「不負責任」、「不管事」的班級導師,對教師的專業形象有負面反向的影響,教師不可不慎;另一方面,家中增強制的實施,有助於學生行為改善,因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才能改善學生行為,邁向健康成長的全人化目標;而學生行為輔導,又非藉助家庭教育的介入不可,唯有家長、教師的密切配合、形成共識,才能有效改正學生問題行為。

(三)行為改變技術

行為改變技術屬個案研究(case study)的一種,其輔導的對象,通常為個別學生,利用行為主義的基本行為原理與策略,如增強原理、處罰原理、增強物的使用、類化與消弱原理、逐步養成與連鎖原理、模仿原理等,來改正學生的問題行為。其一般步驟為(陳榮華,民83):1.問題行為的檢核包括指明學生問題的所在,並剖析問題的層面;探究形成問題的情境與條件,如當事者為誰?問題行為常發生於何時?特定行為常發生於什麼地點?2.問題行為的評量包括評量問題行為的範圍與嚴重性,如行為頻率、行為反應的強度與大小、行為的持續時間;評量問題的行為是否客觀,要讓學生達到的基準線行為為何?3.探究行為的原因行為原因的分析要從學生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著手,發掘行為的引發要項或稱之為行為的前提事件(antecedent event)、案主本身的行為反應(behavior)、行為反應後的結果與周遭環境變化或稱為後果事件(consequent event),此三大要項,即所謂ABC分析法。4.目標行為的確定要讓學生表現的目標行為與終點行為為何?此行為有二大類型,一為學業性行為、一為行動上需矯正的行為,班級的不當行為主要偏重在後者。5.改變方案的執行包括選擇適當的增強物;安排有益於案主達成終點行為的條件或環境;訂立明確、公平而可信的契約,如課堂作業能準時完成,可得一個(記號,五個(記號可換取一張獎勵卡等;分析行為改變的效果。

(四)認知行為改變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認知行為改變治療是在行為模式中加入「認知」歷程,其目標是透過教學兒童以「自說自話」(self-talk)為媒介來促發其行為表現。認知行為改變治療法乃是透過「自我意向」(self-verbalization)以促進學生的外顯行為,研究指出,它對學生的攻擊行為、過動行為及合宜教室行為的改善的確有效。從學校心理學家觀點言,此法的缺失有二:一為依此作為直接處理方式較為費時;二為實證研究證實,它較適用於特定之問題(如焦 慮或低自我概念問題處理)。認知行為改變法如艾里斯(A. Ellis)所提倡的理情治療法,理情治療法的主要目標在於檢核當事者的內在語言,這些內在語言形成當事者的非理性信念,進而導致其情緒或行為困擾,經由理性思考模式的導正,可改變其非理性信念,改善其困擾行為。認知行為改變論者奉行古代西哲艾皮蒂塔(Epictetus)的一句名言:「人們的困擾不是來自事情的本身,而是來自人們對事情的看法。」此論點認為不合理的思考型態會造成人個人的情緒困擾,所以重整不合理、不健全的思考型態乃是輔導治療的首要工作。理情治療師艾里斯從其臨床經驗中,發掘患者的情緒困擾乃由於個人的不合理信念所引發,所以教導患者學習「理性的思考方式」來替代「非理念想法」,此種理情治療的實施程序分為五個連鎖階段:A-B-C-D-EA(Activating events)—指個案所面對的外界事件。B(Belief systems)—指個案對A事件所反應的一系列的相法(內在的自我語言)。C(Consequence)—指由B階段所引發的困擾情緒或行為。D(Dispute)—指治療者企圖幫助患者改變或駁斥其在B階段的非理性想法。E(Effect of dispute)—經由D階段所形成的行為(註一)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行為模式

英文關鍵字:behavioral model

參考資料

1.吳明隆/著。班級經營實踐與策略,2011年出版,頁302-30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