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課程設計模式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課程設計模式


教育Wiki

課程設計模式(目標模式、歷程模式、情境模式)(Curriculum Design Model (Objective Model, Process Model, Situation Model)

課程設計模式是課程設計實際運作狀況的縮影,或是理想運作狀況的呈現,希望藉此設計藍圖作為未來課程行動的指引。目標模式的課程設計由課程目標的建立開始去設計課程,目標指引著整個課程內容的選擇、組織與評鑑。課程目標是以學生受教後顯示的終點行為來陳述,強調目標的訂定與達成,是一種「產出」的課程設計模式。代表為「泰勒模式」。歷程模式的課程設計從個人經驗的發展出發,由程序原則來引領課程設計,支持師生經驗的持續發展與主動學習。課程設計是由內容和活動的設計開始,著重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因重認知的過程,是種「輸入」的模式。以史登豪思(Stenhouse)「人文課程計畫(Humanities Curriculum Project)」為代表。情境模式的課程設計始自師生對其學習情境的評估與分析,依此提供不同的課程計畫內容。課程設計的焦點是個別的學校與師生。有五項課程設計要素:情境分析、目標擬訂、方案設計、解釋和實施、以及檢查、評估、回饋和重新建構等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