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適性測驗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適性測驗


教育Wiki

目錄

意義

測驗通常是測量各種不同能力的人所設計的,因此其所包含的題目,有些是容易的,有些是中等的,而有些則是困難的。對於接受測驗的個人而言,有人因題目過難而感到挫折,有人則因為題目過於簡單而不耐煩,因此適性測驗就是一種測驗能讓受試者僅對符合其能力的題目作答,能有助於提高測驗效能。

方法

原則上所有適性測驗的方法都跟各別施測的比西智力量表所採用方法相似。首先施測者必須使用某些資料來預測受試者能力,以這個預測為基礎,題目的選擇要與該能力水準相當,而省略那些對於受試者來說太過簡單或太過困難的題目。目前最簡單的適應測驗策略就是以中等難度的題目當作開始,如果答錯第一題,接下來的題目就較簡單;而在答對之後給予較困難的題目。

電腦適性化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CAT)

定義

在電腦適性測驗是以電腦取代施測者,以電腦選擇題目給予受試者施測。電腦化適性測驗提供另外一種策略,包括連續估計受試者能力水準、選擇相稱於該能力的特定題目,且使用受試者在這些題目的作答反應來修正,讓受試者的能力估計更加精確。

比較

有些研究學者認為,電腦化適性測驗會產生不同於傳統測驗的分數的原因有兩項:
1. 電腦化適性測驗透過電腦呈現,表示受試者無法有機會從頭到尾看過所有題目,或是回頭重新修改答案。
2. 通常只需少於傳統測驗的題數,且試題難度的變化性較少。
然而,某些研究指出電腦化適性測驗等同於傳統測驗。

優點

1. 電腦適性化測驗彼此傳統測驗,能夠利用少數題目得到高度且準確的分數。
2. 在測驗保密上,電腦化適性測驗測驗來得容易。
3. 在大規模的測驗計畫中,電腦化適性測驗聚有相當高的投資報酬率。

缺點

1. 如果受試者很少的情況下,電腦化適性測驗花費顯得較為不划算,部分源於電腦硬體與維護的投資。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適性測驗、電腦化適性測驗
英文關鍵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CAT
參考資料
註1.王文中、陳承德(譯)(2009,初版)。心理測驗(頁305~309)。臺北市:雙葉書廊。
註2. 郭生玉(2010,三版)。教育測驗與評量(頁300~303)。臺北市:精華書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