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邏輯實證主義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邏輯實證主義


教育Wiki

邏輯實證主義

  • 背景
邏輯實證主義這一名稱乃是1931年A.E Blumberg and Herbert Feigl首先用以指稱維也納學派的哲學思想。後來這一名稱也包括了其他分析哲學的形式,把繼承羅素(Russell)、摩爾(Moore)、維地根斯坦(Wittgenstein)在劍橋大學所倡導的分析哲學的弟子們的思想,以及一派青年在牛津大學提倡的語文分析運動的主張,也稱為邏輯實證主義。
  • 論點
理論立場或旨趣包含三個矢的和面相,這即是經驗主義、語言分析和反形上學。前兩個項目可以放在一起說,涉及命題、意義、實證這幾個概念。先說命題的意義一方面,但這仍離不開實證或證實的問題。即是說,命題本身須是有它的意義,而這意義有取決於他的檢證、實證方式或模式。所謂實證是展示、具體的表明命題的意思之為真而不為假或偽的條件。這種實證性不一定要是實實在在的檢證,而是通過什麼方式來證實相關命題的意義是真的。因此,命題意義的可證實性不必是事實性的,而是原則性的。在原則上可以被證實是關鍵。
  • 要點
  1. 哲學本身不應包涵任何命題或陳述,它只是一種活動,它對於一切命題依語言的邏輯的分析,來做批判的功夫。
  2. 形而上學的命題,和一切有關價值的命題都無認知的意義,因為它們既非分析命題,又非是可以在經驗中證實的綜合問題。
  3. 形而上學的命題和有關價值判斷的命題對人無理性的說服力量,至多只能表示一種個人的情感上的偏好,對人有暗示、指導、或勸說的作用。
  • 學者
  1. 舒里克的知識論的立場,舒里克很重視科學,他自己便是一個物理學家。不過他明白到哲學對於科學的根源性。在他眼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很多東西,都離不開知識論的問題,這些問題最終是要分析科學的根本概念的邏輯意義,這種工作其實是哲學要做的。他指出,科學項一個很多容器砌成的體系,這些容器是相互交疊的。在其中,有一般性的科學,也有獨特的科學,前者是後者的根基。就像化學與物理學來說,化學是較殊特的,物理學則是較根本的,因此化學家要營構一般的準則,需要依賴物理學。這種依賴現象不斷推進,勢必至於哲學,特別是知識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