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陳千武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陳千武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本名陳武雄,另有筆名桓夫,1922年生於台灣南投名間,1938年舉家遷居台中豐原,日治時期台中一中畢業。戰時為志願兵被派至南洋,戰後復員返台。「笠詩社」發起人之一,曾任「台灣筆會」會長。1939年至1943年以日文創作,1958年起以華文創作,以筆名桓夫寫現代詩,以陳千武的名字寫小說。

  陳千武就讀台中一中五年級時,日本政府積極推動「改姓名運動」,日本人透過各種管道,威嚇利誘,要台灣人把台灣姓名改為日本姓名,陳千武在學校帶頭反抗這項政策,因而遭到留校查看的處分,後來更因為以操行成績丙畢業而無法繼續升學。1935年他就讀台中一中時,開始廣泛閱讀文學作品,並且嘗試寫新詩、短歌和小說。當時,作家楊逵在離台中一中不太遠的地方經營花園,陳千武下課後經常前往,和楊逵、葉陶夫婦一起勞動並暢談文學,這段經驗,對於他日後文學觀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1941年,陳千武從台中一中畢業,進入台灣製麻會做機械工,1942年就被徵調為「台灣特別志願兵」,1943年9月30日赴南洋參戰,前後四年親身經歷太平洋戰爭,並成為戰俘,輾轉於南洋群島的戰場與集中營,直到戰後一年的1946年才被遣返台灣。這次戰火經驗,不僅在陳千武的左手臂上留下永遠的傷痕,同時也一輩子烙印在這個殖民地子民的心中。

  1967年起,以此太平洋戰爭經驗,陸續創作一系列小說,1984年集結出版《獵女犯》,1999年改版為《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就是記錄這段台灣志願兵的太平洋戰爭經驗,同時也是一個作家對戰爭、人性,以及生命本質最深沈的思索。作品以詩為主,兼及小說評論。詩作富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和現實批判精神,其詩作發表於《藍星》、《創世紀》、《笠》等詩刊。

  太平洋戰爭期間,他被迫以「台灣特別志願兵」身份服役,遠赴南洋,在帝汶島的熱帶叢林中穿梭,戰後又因工作的關係,使他經常出入中部的八仙山林場。對他而言,密林幾近無所不在。包括了童年記憶中的故鄉、青年時的原始叢林與壯年工作時的山林。從早期純粹的密林描寫轉變到對社會的反省與自我的認知,密林意象經由詩人的生活體驗,轉變成家鄉記憶與對愛情的憧憬。

  獲獎紀錄有1976年《時間》獲洪建全兒童文學獎佳作,1977年《獵女犯》獲吳濁流文學獎,1984年《求生慾望》獲洪醒夫小說獎,1985年《感性組曲鋼琴小品集》獲高雄市文藝獎特別獎,1988年獲台灣新文學貢獻獎,1991年獲榮後台灣詩人獎、《日本現代詩選》國家文藝獎、《聲樂曲》高雄市文藝獎佳作,1997年獲大墩文學獎,1999年獲中興文藝獎章、《人物系列》大墩文學獎第二名,2000年獲南投縣文學獎,2002年獲第六屆國家文藝獎,2004年獲大墩文學獎。


著作

詩集

《密林詩抄》(1963)

《不眠的眼》(1965)

《野鹿》(1969)

《剖伊詩稿》(1974)

《媽祖的纏足》(1974)

《寫詩有什麼用》(1990)

日譯版《陳千武詩集》(1993)

《月出的風景》(1993)

《陳千武精選詩集》(2001,桂冠)

莫渝編《台灣詩人選集8:陳千武精選詩集》(2008,國立臺灣文學館)


小說

《獵女犯》(1984)

《活著回來》(1999,晨星)


評論

評論《童詩的樂趣》(1992)

《台灣新詩論集》(1996)

《詩的啟示—文學評論集》(1997)

《詩文學散論》(1997)


翻譯

《日本現代詩選》(1965)

《現代詩的探求》(1969)


創作觀點

一、陳千武認為詩是認清自己的一種文學作品,面是用自己的皮張的、鼓聲滲透著自己的寂寞心聲,打鼓即是打自己的心聲與主張,這個發自內心真誠的鼓聲,一定要比別人來得響亮、好聽。寫〈鼓手之歌〉這首詩頗有為自己的精神辯護的意味。

二、對於這樣一位從日治時期走到戰後,並跨越母語(福佬話)、日文與中文之間的詩人,能堅持對文學創作的信念,經由痛苦地進行語言的中斷和轉換,還能夠有如此耀眼的成績。在台灣文壇上,這樣大幅度的轉變文學語言的作家群,史稱「跨越語言的一代」。這個專有名詞出自於同是前輩詩人的杜潘芳格,這是在一次日本詩人高橋喜久晴訪台與笠詩社成員的座談會中,杜潘芳格感嘆而道出的心聲,而後高橋喜久晴與林亨泰沿用下來。在語言紛雜的日治時期裡,每個作家因為創作而使用不同的文學語言,因此而遭遇到的問題也不同,諸如傳統漢文、台灣白話文、中國文言、中國白話以及日文。但是歷經終戰、禁用日文以來,如陳千武等這些在日治時期已經完全習慣日文創作的詩人,突然斷止了創作的工具。然而,語言跨越猶可忍受,戰後因為白色恐怖的政治牢籠而帶給前輩作家莫大的恐懼,有些作家就乾脆停止文學的創作。陳千武以及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群,忍受轉換語言所帶來的痛楚,對不同語言文字的文法與寫作技巧重新學起,經過一段漫長的學習和摸索,他們重生了!然而,他們也已然老矣!


連結

參考網站:

國家圖書館當代文學史料系統 http://lit.ncl.edu.tw/hypage.cgi?hyqstr=aiippikhbgcfjengnnajcipekerpdlgkjhhhhoihqllgkhfpclekqfuigofmegwgnieohhhkmhjhinplkkmdsefkglihvclhkoolckvgkerkpljkxgshjkplnkrhjdtomlklmcuigpflpgxhjhrpahqljhhinnpidhqdfeilbichkdkeglciehkdiejlbhpkxhkiikgmelrhihnoeiohjdfeflaibhjcsffknibhidgdkpdlhkugghllnidgofifnmeiohkdneeleichjdhejlcidhldhehlfic#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11101.htm

國家文藝基金會〈藝術家素描〉 http://www.ncafroc.org.tw/Content/award-prize.asp?ser_no=7&Prize_year=2002&Prize_no=六&prize_file=Prize_Desc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