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馮青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馮青


教育Wiki

馮 青(1950—)

本名馮靖魯,祖籍江蘇,出生於中國青島,在台灣成長。 畢業於文化大學史學系的她,從小學時代在宜蘭、板橋的經歷,讓她特別具有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觀照,而能異於戰後移入新住民的過客心態,這也讓她帶有一些俠女性情,從一般文藝青年的無歸屬漂流走向尋求定著,參與了台灣的社會運動。 目前自由寫作,並在社區大學的寫作班任教的馮青,已出版《天河的水聲》(高雄,1983)、《雪原奔火》(漢光,1989)、《快樂或不快樂的魚》(尚書,1990),並另有散文集、小說集。

馮青有一首〈秋刀魚〉,捕捉或記述了動人的戀情故事,呈顯了女性詩的特殊風景。 〈白牡丹〉也是女性觀照,具有女性詩人特有的視野。透過一首台灣歌謠,一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一種婉約的台灣女性對於情愛的暗示表現表露無遺。 這是馮青一系列〈台灣組曲〉中的一首詩,透過台灣歌謠原已承載的意涵,馮青的再詮釋豐富了原已飽滿的抒情。 她是一朵花,她是一個女人,她是一首歌。 襯托在歷史背景裡,即使是白色,也渲染出多種顏色。出眾的主角和另一種風情,白牡丹之令人讚嘆,經由歌的註腳,散發出來。

這首詩裡,巧妙地將庭院角落吃著另一種時空的花露:現實的時空,以及歌聲歷史裡的時空的花露。而花露因而不只是自然的,而是歷史與文化的,更是社會的。 這樣的歌聲,凝凍在台灣的舌尖上。唱這首歌的人,成為不只是一個身影,而是一塊土地,一個島嶼的身影。歌的緩慢節拍流過小島的歷史情境,帶出了雪被焚時的多重奧義。 從「你看!白牡丹」到「啊!白牡丹」,觀察轉而為呼喚,這幽幽然的男人對女人的想望,浮顯出女子的千種風情。 一種自古以來的愛情原型,湧現在像白牡丹這樣的歌謠意境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