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國教育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中國教育史


教育Wiki


目錄

上古

舜時,設庠為教,分下庠,上庠,七歲入下庠,庶老為師,十五歲入上庠,國老為師。

先秦到漢初

春秋時期,孔子辦學,開啟了私學教育。

夏商

教育萌芽

相傳在朝,國家就設立了以「」為形式的官方學校,到了商代中華文明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積累,並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系統。從出土的甲骨文上,發現當時的學校還被稱為:大學、右學等,教育的對象主要面及貴族子弟,學習內容以文武、禮儀、樂舞等為主,在天文、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而老師則由巫師、樂師或者政府官員充當。

西周

  • 國學
  1. 大學:禮、樂、射、書
  2. 小學:多學六藝基礎知識
  • 鄉學

教育內容

  1. 書、數;教授基本的計算方法,類似今天的「九九乘法表
  2. 射、御:教授學生駕駛車輛、戰馬,並學習射擊
  3. 禮、樂:學習《周禮·春序》中記載的吉,凶,賓,軍,嘉等禮儀規範

教育方向

  1. 西周統治者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上涉獵廣泛,文武兼備。
  2. 統治者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在實際中熟練應用。
  3. 周朝的教育側重點不同,有前重武后重文現象。

教育特點

西周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學在官府」,而且還專有教育的器具和材料,《周禮·地官司徒》說:「閭共祭器,旅共表器,黨共射器,州共賓器,鄉共吉凶禮樂之器」,可見禮樂之器當時是多麼重要。

東周

戰亂頻仍,禮樂崩壞。

諸侯開始在設立自己的官學,稱為「癢宮」。然而此時的教育開始由官方向民間延伸和發展,「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所謂「百家爭鳴」就是當時教育的典型寫照。

由於戰亂頻仍的關係,各國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為自己服務,而私學的盛行正好滿足了統治者的需要,也帶來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教育繁榮。

思想學派

  • 儒家: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孟子荀子,主張恢復禮制,並開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念,孟子提出人性善,荀子則認為人性惡。
  • 道家:代表人物包括老子莊子,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清淨無為。
  • 墨家:代表人物為墨子,主張博愛,重實踐、貴功用,在生產機械等方面的教育,內容非常豐富。
  • 法家:代表人物有韓非子商鞅,主張通過嚴酷的法律治理人民,強大國家。

另外還有

以吏為師,以法為教

秦始皇採納李斯意見之後,實行嚴酷的專制統治,取消並禁止辦私學,焚書坑儒,屠殺博士和方士。

兩漢

幼年以認字教育為主,少年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青年以研究和應用為主,基本和官辦學校教授內容相同。

西漢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由於人才缺少,皇帝和政府都重視開辦培養人才的機構。政治上「與民休息」,文化上前期崇尚黃老學說,講究因循無為。然而董仲舒則在和漢武帝對話的過程中提出教育改革的重要建議,他相信「天人感應」,主張將所有學說統一到一家之上,為政治服務,提出「興太學以養士」,「重選舉以選士」,「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

東漢

初期,王充提出「人有善惡之分」,「性可教而為善」及「在所間染而善惡變藝」的觀點,主張國家大量興辦學校,並通過行政手段給予保護。

後期,地方官辦學校逐漸變的有規模,學生也可以通過考試從低級學校升入高級學校,最終到太學學習。

魏晉南北朝

由於「喪亂弘多」,政局跌蕩,官學衰落,士族階層轉而從《老子》、《莊子》和《周易》中找思想依靠,形成了「玄學清談」。嵇康就是其中代表人物。教育內容除官學外,已不在以儒家經典為主,開始教授相對立的放任思想,有人提出「超名教,任自然」等觀點,不再學宗一師,且不主張學習和實踐相結合,講究清淨無為。

隋唐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文化、科學、經濟等方面都發展迅速,國家教育模式也擺脫了漢代獨尊儒術的觀點,同時兼顧佛道思想,逐漸形成以儒學為主,佛道為輔,兼通六藝的發展方針。

教育系統化

隋文帝開國後,在中央設立了國子寺,設寺祭酒轉管教育,又置博士、助學等充當老師。下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算學、書學等專科學校,大理寺同時設立了律學,教授法律。由於隋初學校系統發達,學生眾多,但人才鮮少,隋文帝下詔廢天下之學,只保留國子寺一所綜合式學校。國子學後改稱太學,而隋煬帝以後,國子寺改為國子監,並在地方設立庠、序等學校,教育規模逐步擴大。

唐高祖建制以後,繼承了隋朝的教育制度,在國子監之外又設立弘文館崇文館兩所貴族式學校。科舉考試制度也在這一時期得到完善,公元702年,武則天還創設武舉,以選拔武術人才。唐朝後期,韓愈提出了按照人性的不同,因才施教,強調教育對一個人品性的影響。

宋代

重文輕武

宋初皇帝採取「重文輕武」政策來緩解武將謀國的壓力,提高文人的政治待遇,這一政策也體現在國家教育上。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在解除武將兵權的同時,重用儒臣,實行儒臣執政、以文代武的政策。宋太宗以後後,提倡「用文德禮治」,「遵周孔之禮」,主張以儒學為修身之道,同時講求佛道思想的作用。宋仁宗時,下詔州、縣辦學,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

興學運動

  • 第一次興學運動:宋仁宗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
  • 第二次興學運動: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
  • 第三次興學運動: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

官學私學

各地書院式私學盛行,主要由於自唐朝以來,印刷業發達,書籍增多,民間可掌握的教育資料也開始增加,又因五代時戰亂四起,教育中斷,想學習的人一般都集中在有學識的學者的周圍,既而形成書院。

由於當時有學識有威望的學者,比如朱熹陸九淵都喜歡在書院講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書院式私學的威望。著名書院有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茅山書院

教育理論

這時期的學派代表都主張「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的知識都可以拿來學習。

  • 王安石主張學以致用,為國家政治服務。
  • 范仲淹主張學以研究,為國家體制的改革服務。
  • 陳亮等人主張受教育是為了謀取功名,建功立業。

南宋時期的程朱理學主張受教育要「明天理,滅人慾」,主張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人的品德,強調教育的連續性,提出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教學的基本用書。

元代

元朝統治者仿照宋制,在中央設立國子學、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三類學校。

元代於公元1313年恢復科舉制度,學習和考試《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主,講解以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明代

擴大和完善

明朝開國後,朱元璋非常重視教育,並在劉基、宋濂等大臣的參與下,制定了一系列完善國家教育的方針政策。中央以禮部作為全國教育管理機構,地方則在諸路設置學政等官掌管教育。

明朝為照顧功勛舊臣,對這些人的子孫特別優待,他們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直接進入學校學習。生源一般分為「舉監」、「貢監」、「蔭監」、「例監」四部分,前二者,多為地方選拔的優秀學生,後二者多為官員子弟或對朝廷有物資貢獻人的子孫。在國子監讀書的稱為監生。此外還有來自朝鮮和琉球的留學生也在國子監學習。

八股取士

由於科舉考試實行幾百年,逐步完善,程序越來越複雜,而在考試內容方面也越來越狹窄。明朝科舉考試提倡程朱理學,以「四書」、「五經」為主。而「四書」、「五經」又以《四書大全》、《五經大全》作為科舉取士的唯一教材。並作為全國教育系統的統一教材。在考試模式上,也規定必須使用八股文寫作,字數也受限制,內容不能自由發揮,這嚴重影響了學生思想的多樣性。

書院政治

明朝初期,書院教育模式被命令禁止,後又逐漸小範圍恢復。但這時期的書院已經褪掉私學的角色,成為了官學的另一種形式。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

明朝中葉,王守仁對流行已久的程朱理學提出批評,認為程朱理學講求的品德修養和現實嚴重脫鉤,應該將教育目的放在「致良知」,到了明朝末期,黃宗羲王夫之等人主張人性不分善惡,是與生俱來。他們批評程朱理學主張的中庸之道,反對無關外界的「修身養性」,提出教育要「經世致用」。

清代

新式教育的興起

教會學校

19世紀中葉,隨著天主教會基督教會進入中國,教會學校開始在中國出現。最早的教會學校是澳門的馬禮遜學堂,培養了容閎唐廷樞。到19世紀末,教會學校總數已達二千餘所,在校生達四萬名學生已上,一些新教學校在中學的基礎上開設了大學班級,例如山東登州的文會館以及上海的聖約翰書院

外事學校的興起

  1. 同文館
  2. 上海方言館
  3. 福建船廠
  4. 天津水師學堂

百日維新及新政期間

百日維新期間,朝廷令將各省道、府、州、縣學改稱學堂,一律改習中西之學,廢止科舉。同時頒布《京師大學章程》,設立京師大學堂,變法失敗後,袁世凱奏請在各省設立高等學堂、中學堂、小學堂,學生入學依次遞升,不參加科舉考試,也可以按照成績優劣給予出身。新式學校興起後,朝廷在光緒三十一年設立學部,作為管理國家教育的專門機構。在各省道府州縣依次設置勸學所,為地方教育管理機構,設督辦,提倡小學教育,參照本地方教育模式訂立章程,設立小學校。

新式教育制度

  • 1901年,劉坤一張之洞聯銜上湊提出「興學育才」、改學制、變科舉、立學堂,仿日本學制。
  • 1902年8月15日,清廷頒布管學大臣張百熙主持擬定的《欽定學堂章程》,稱為壬寅學制。由於該學制制定倉促,公布後遭到諸多批評,因而未能實施。
  • 1904年1月13日,清廷頒布頒布張百熙等人重新擬定的《奏定學堂章程》,稱為癸卯學制,為中國第一個由中央政府頒布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的法定近代學制系統,標誌著近代新式教育制度的確立。
  • 1905年9月2日,清廷下詔宣布自次年起,科舉制度廢止。

女子教育

中國傳統上不主張女子接受教育,因此近代之前始終沒有正式的女子教育機構,形成「女子無學」狀態。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教會把女子教育帶進中國。

留學出洋

  • 留美
  • 留歐
  • 留日
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