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美建交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中美建交


教育Wiki

目錄

源由

1969年,中國和蘇俄為了邊界關係,發生了軍事衝突,爆發「珍寶島事件」。使得美國對中國的中國政策開始起了變化。

逐入建交

1969年1月,尼克森政府上台後,決定自同年7月緩和對中國的旅行限制和產品的購入限制,表現對中國接近的意思。12月11日,中斷兩年的美中官方接觸,於華沙中國大使館恢復。1970年2月18日,尼克森在外交咨文中表示「在七零年代的國際政局中,繼續孤立中國,並不能維持真正的和平。」於1971年2月25日的外交咨文中,雖然尼克森表示美國將繼續保證與國府的條約約定,但已將「共產中國」的字眼改以正式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稱呼。3月6日,助理國務卿格林在記者會上表示,「排除中國,將不可能進行國際對話和解決國際問題」,闡明美國政府希望與中國改善關係的立場。

另一方面,由於中蘇之間出現摩擦,北京當局也開始重新檢討中美關係的基本結構。雖然美國曾因介入高棉戰爭使得中美關係再次冷卻,但因為第25屆聯合國大會各國的動向,以及中南半島戰爭的固定化,以及美軍也確實依「尼克森主義」撤退,使愛面子的北京政府保住威信與顏面,因此中美關係開始有新的進展。

尼克森訪問中國

1971年,中美兩國已第31屆世界杯桌球賽為契機,展開劃時代的「乒乓外交」。北京政府邀請美國桌球隊、記者團訪問中國。4月16日,尼克森公開表示希望能在任內訪問中國。7月9日,美國總統特別助理季辛吉突然從訪問的巴基斯坦潛入中國,在北京與中國總理周恩來進行會談,周恩來並正式邀請尼克森訪問中國,尼克森隨後也表明接受的態度。同年10月25日,台灣蔣政權的代表被逐出聯合國,在此之前,美國一職期待能以「兩個中國」的方式,同意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也讓台灣的「中華民國」能留在聯合國,但不僅是抱持「漢賊不兩立」僵硬觀念的蔣介石不接受,國際環境也時不我與。

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終於抵達北京。他與中國總理周恩來長談,也與毛澤東交換意見。2月27日,尼恩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雙方表示「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不但對兩國人民有利,而且對亞洲和全世界的緊張局勢有所助益」。

正式建交

1973年2月,季辛吉與周恩來達成協議,互設聯絡辦事處,北京駐華盛頓的聯絡處人員還享有外交豁免權。同年11月14日,季辛吉與周恩來發表公報,載明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正常化,只有在確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上才能實現。對此,蔣政權的駐美大使沈劍虹特別拜會季辛吉,詢問美國對台政策。表示正式的名份要給中國,對台灣則不放棄實質的保障,顯然美國想要腳踏兩條船的意思。

1974年8月尼克森因為水門案下台,由福特繼任。1975年2月,福特走訪北京,曾向鄧小平承諾他若獲得任選,將以日本模式來解決台灣問題,所謂「日本模式」亦即和台灣當局斷交,但仍維持非官方的接觸,保持實質的經貿關係。

1976福特落選,由民主黨的卡特當選美國總統。雖然總統換黨,但卡特仍繼續執行尼克森時代對中國關係正常化的政策。他認定台灣問題是美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時必須解決的第一個問題。1977年5月12日,卡特向新聞界發表他對此一問題的態度:美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將不設時限,但她不願意看到台灣人遭到中共的攻擊或殘害。卡特表示美國今後要化干戈為玉帛,並表示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是美國全球政策的重要因素。

1977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翌年4月扶持阿富汗親蘇政權,蘇聯的擴張使美國大受威脅,更加亟欲拉攏中國。1978年5月20日,卡特派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訪問北京,像鄧小平表示美國的決心已下,美國與中國的建交工作在秘密中進行。12月13日,鄧小平接見美國駐北京聯合處主任伍考克,表示接受美國方面關於希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與台灣斷交後繼續保持非官方關係。雙方建交的預備工作至此已大致完成。

中國當局對《台灣關係法》的意見

中國北京當局貶抑《台灣關係法》的效力,於1982年與美國達成「817公報」,節制美國對台軍售在質與量的發展。美國雖在公報中承諾無意追求「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但雷根政府透過科技轉移,協助台灣發展「經國號」戰機,然而美國對台軍售確實逐年下降,直到1992年布希總統宣布出售F16戰機給台灣。布希的決定使「817公報」名存實亡。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卡特、鄧小平

英文關鍵字:James Earl Carter, Jr 、Deng Xiaoping

出處

李筱峰/著。台灣史100件大事(下),1999年,頁104、頁104~106、頁108。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