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交趾陶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交趾陶


教育Wiki

臺灣傳統的雕塑工藝,融合繪畫、雕塑、釉彩、燒陶等技術,常見於早期的廟宇、官府建築。

傳入與發展

「交趾」是中國古代的行政區劃,解釋眾多而無確切結論,今日多認為是五嶺之南的廣東、廣西和雲南一帶。

交趾陶的名稱,並未見於中國的陶瓷正史。根據學者的訪查,中國民間稱呼交趾陶為「尪仔」、「細仙尪仔」,這些名稱多學自臺灣;而「交趾陶」一稱,其實來自日本──交趾窯的陶器主要產於廣東、福建,明末清初由海上貿易輸往日本,因此獲得「交趾燒」、「交趾陶」之稱。

根據《台海使槎錄》的記載,最晚在康熙年間臺灣已經盛行屋脊裝飾,由此推論明末清初規模較大的廟宇官府應該已有交趾陶裝飾,當時的匠師都是潮州工匠。由於交趾陶每隔二三十年就得重新塑造,市場需求量大,因此也有閩南人學藝、成為匠師。從題材與造形表現來看,臺灣的交趾陶技術傳承自廣東佛山的石灣陶,是目前學者普遍的共識。(註1)

繼潮州工匠之後來臺工作的究竟是誰,並不清楚,雖然確定有泉州人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他們都未留名。目前已知的有咸豐年間的蔡騰迎、日治初期的柯訓、柯仁來與洪坤福,而第一個出身臺灣的匠師則是葉王(1826~1887)。

葉王出生於嘉義縣民雄,他所塑造的作品姿態美妙、生動,不用翻模且釉藥獨具一格,採用「頭身分離」的組合式燒法,被視為臺灣交趾陶的高峰,現在在臺南佳里的震興宮、學甲慈濟宮、嘉義苦竹寺都還能看到他的作品。

到了日治中期,泉州匠師柯訓、柯仁帶著弟子洪坤福來臺,為北港朝天宮做裝飾工作,之後洪坤福更完成奉天宮、配天宮、臺北孔廟、保安宮、萬華龍山寺的交趾裝飾,洪坤福回鄉後,其技藝由弟子繼續發揚光大,遍布全臺。

臺灣交趾陶除了洪坤福流派之外,還有泉州蘇陽水的蘇派、臺灣林添木等人的本土派,將交趾陶發展推向更多元燦爛的境界。然而近年來許多廟宇翻新,導致交趾陶作品消失,又為節省成本採用翻模製品,使得交趾陶的數量與手作美感都大不如從前。(註2)

製作

臺灣的交趾陶是一種融合繪畫、雕塑、釉彩、燒陶等技術的低溫彩釉軟陶,製作過程分為選土、造型、陰乾、素燒、釉燒五個步驟。(同註2)傳統的交趾陶為露天燒,以磚塊圍住、用柴火燒製,上面加稻穀增溫,露天燒製溫度約攝氏600~700度。傳統交趾陶採兩次燒,第一次素燒,攝氏600~700度,上釉之後燒第二次,溫度略低於第一次。

1980年代以後,廟宇對交趾陶的需求量急速減少,交趾陶從廟宇裝飾轉變為家庭裝飾品,原本的浮雕式陶偶也轉變為圓雕形陶偶,燒製溫度提高為攝氏1100度左右,甚至高達攝氏1200度。現今少數寺廟的交趾陶採用翻模燒製,手工的韻味與藝術性大為減低。(同註1)

參考書目

註1. 李純愉,〈台灣交趾陶藝術及其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

註2. 施翠峰、施慧美,《臺灣民間藝術》,(臺北市:五南,2012二版),頁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