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權教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人權教育


教育Wiki

資料來源: 國民教育社群網


目錄

基本理念
  • 人權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不論其種族、性別、社會階級皆應享有的權利,不但任何社會或政府不得任意剝奪、侵犯,甚至應積極提供個人表達和發展的機會,才能尊重個人尊嚴、包容差異,達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標。因此,人權教育實際上是關乎人類尊嚴的教育,也就是在幫助我們瞭解「人之所以為人」所應享有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發展,也讓我們檢視社會上有哪些問題是違反人類尊嚴,以及涉及公平、平等的問題,如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等議題,從而採取行動,解決問題,去除阻礙人權發展的因素,建構一個美好的社會。進一步來說,藉由人權教育的實施,加強對人權的意識、瞭解、尊重、包容,而能致力於人權文化的建立,共同推展人類世界的和平與合作。
  • 人權教育的中心思想是不斷地探索尊重人類尊嚴和人性的行為法則,促使社會成員意識到個人尊嚴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並能加強種族、族群、宗教、語言群體之間的瞭解、包容與發展。由此可知,「尊重」與「包容」是人權的基本概念與核心價值;互惠的權利與責任,則是民主法治社會中每個人所應謹守的共同契約。因此,人權教育即是尊重與包容、自由與平等、公平與正義等觀念的教導,進而促進個人權利與責任、社會責任、全球責任的理解與實踐。


課程目標
  • 人權教育課程的目標即是透過人權教育環境的營造與「經驗式」、「互動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與過程,協助學生澄清價值與觀念,尊重人性尊嚴的價值體系,並於生活中實踐維護與保障人權。
  • 具體而言,人權教育著重在認知、情意與行為三方面,讓學生對人權有一恆久、正向且一致的態度取向,將人權內化為普通常識與生活習慣,課程目標為:
  1. 認知層面:瞭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價值等相關知識。
  2. 情意層面:發展自己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人權之正面感受與評價。
  3. 行為層面:培養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力。


分段能力指標

<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課程核心內容序號,b代表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
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1.人權的價值與實踐

1-1-1舉例說明自己所享有的權利,並知道人權是與生俱有的。

1-1-2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1-1-3討論、分享生活中不公平、不合理、違反規則、健康受到傷害等經驗,並知道如何尋求救助的管道。

1-1-4說出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1-2-2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並能關心弱勢。

1-2-3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1-2-4舉例說明生活上違反人權的事件,並討論發生的原因。

1-2-5察覺並避免個人偏見與歧視態度或行為的產生。

1-3-1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並瞭解人權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1-3-3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1-3-5搜尋保障權利及救援系統之資訊,維護並爭取基本人權。

1-4-1探討違反人權的事件對個人、社區(部落)、社會的影響,並提出改善策略、行動方案。

1-4-2瞭解關懷弱勢者行動之規劃、組織與執行,表現關懷、寬容、和平與博愛的情懷,並尊重與關懷生命。

1-4-3瞭解法律、制度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1-4-4探索各種權利可能發生的衝突,並瞭解如何運用民主方式及合法的程序,加以評估與取捨。

1-4-5討論世界公民的責任,並提出一個富有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的社會藍圖。

2.人權的內容

2-1-1瞭解兒童對遊戲權利的需求並促進身心健康與發展。

2-2-1認識生存權、身分權與個人尊嚴的關係。

2-2-2認識休閒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3-1瞭解人身自由權並具有自我保護的知能。

2-3-2瞭解兒童權利宣言的內涵及兒童權利公約對兒童基本需求的維護與支持。

2-3-3瞭解人權與民主法治的密切關係。

2-3-4理解貧窮、階級剝削的相互關係。

2-3-5理解戰爭、和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2-3-6認識教育權、工作權與個人生涯發展的關係。

2-4-1瞭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2-4-2認識各種人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4-3瞭解人權的起源與歷史發展對人權維護的意義。

2-4-4瞭解世界人權宣言對人權的維護與保障。

2-4-5認識聯合國及其他人權相關組織對人權保障的功能。

2-4-6運用資訊網絡瞭解人權相關組織與活動。

2-4-7探討人權議題對個人、社會及全球的影響。


融入學習領域之建議

人權教育議題以融入各學習領域進行教學,不僅突顯人權的普世性價值可以展現在不同的學習面向,更可培育未來國民具備國際觀,深切理解今日世界多元豐富的文化面貌與歷史淵源。因而幫助學習者獲得有意義的學習經驗,統整、運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能力,奠定民主社會的基石。

教學設計者可以從人權教育議題的兩種主要學習軸「人權的價值與實踐」與「人權的內容」,找出與各學習領域課程目標及主題軸內涵彼此可以相通、融合的概念,作為人權教育融入其他學習領域的適當元素。其實施之程序略為:

(1)擷取學習領域相關能力指標與人權教育能力指標加以對應:先列出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再找出可與人權教育能力指標結合者。

(2)進行概念分析與對應:分析上述人權教育與學習領域能力指標的重要概念,一一加以對應。

(3)發展整合性學習目標:從人權教育與學習領域能力指標所抽衍出來之相關概念性知識,再結合主要概念性知識,發展成整合性學習目標。

以下僅就各學習領域融入人權教育議題之可能樣貌略述如下:

語文學習領域

教學設計者可以提供重要人權文獻作為閱讀素材,鼓勵學生以尊重包容的態度發表以及聆聽同伴的意見,也可以敏銳觀察生活周遭的案例事件、創作或發表人權相關作品等。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生長、發展」主題軸可以討論「身體的自主權與隱私權」以及破除兩性刻板印象,避免偏見與歧視;在「人與食物」主題軸,可以讓學生體會多元文化的風貌;在「安全生活」、「群體健康」主題軸,可以討論健康權、環境權的重要性;最後,「健康心理」主題軸可與「人權的價值與實踐」結合彼此共通理解。

數學學習領域

建議教學設計者多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應用在數學的「統計與機率」或是「數與量」等主題,以協助學習者能將數學能力作為分析社會現象與國際問題的基礎工具,並強化與人權議題「連結」的主題。

社會學習領域

由於課程目標強調公民素質培養與人權教育議題相互契合。因此,人權教育議題相當適合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九項主題軸,尤其「權力、規則與人權」、「全球關連」及「自我、人際、群己」這些主題軸,更與人權教育議題密切相關。課程設計者應將人權教育議題適切規劃在社會學習領域中探討,協助學習者有更深刻的學習經驗。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透過「審美與理解」能力的培養,可擴展學習者的多元文化思考態度,也可以和人權議題的「文化權」結合。此外,透過藝術與人文課程的「探索與表現」,以及「實踐與應用」等能力展現,課程設計者也可以轉化這些課程,協助學生觀察、探索周遭的人權議題,並展現藝術的創作與分享。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教學設計者除了探討科學與科技之基本能力,也應擴展層面探討「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連與機制,並可以「環境權」、「隱私權」或新興科技所造成社會的影響等議題加以討論、批判,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特別有助於融入人權教育議題課程目標的「經驗式」、「互動式」、「參與式」的教學方式與過程。教學設計者可以在「社會參與」、「保護自我與環境」主題軸之中加以發揮,並安排適切的學習活動。

生活課程中

人權教育議題能力指標可融入「探索與體驗」、「理解與欣賞」、「表現與運用」、「溝通與合作」、「態度與情操」五個主題軸學習,以開啟學習者的人權視野,並涵養人權關懷的態度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