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傀儡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傀儡戲


教育Wiki

目錄

起源與發展

雖然臺灣的木偶戲是在清領初期由福建移民引入,但傀儡戲的發源地並不在福建。一般認為最早的傀儡戲文獻出自唐代的《樂府雜錄》,內容敘說陳平用木偶人解漢高祖平城之圍的故事,但真人大小的木偶難以與現今不滿二尺的線控傀儡聯結,因此學者、史家對這個說法多有疑義。

根據施翠峰多次的田野調查,傀儡戲的發祥地在中東,傳到印度後特別盛行。之後傀儡戲隨著佛教傳至緬甸,而後越南,最早盛行宮中,1980年代普及至民間,在越南經常可見到傀儡戲的表演。中國的傀儡戲則在14~15世紀由華僑引進中國,17世紀初又傳至日本成為「文樂」。

中國的傀儡戲在清代達到高峰,不但能街頭表演,也在豪門宮中搬演大戲,戲班的身手靈活矯健、演唱功力深厚,傀儡戲的風潮遍及各地。然而清朝末年民生凋敝,傀儡戲的發展也越顯衰微。尤其傀儡戲在臺灣多用來驅邪「祭煞」,少有人把傀儡戲視為娛樂,因此發展也十分慘澹。(註1)

目前臺灣有名的傀儡戲操偶人,首推宜蘭福龍軒傀儡戲團團主許建勳(1934~)。

傀儡戲的組成

一般來說,傀儡戲偶高一尺七寸,角色臉譜如同平劇一樣有生、旦、淨、丑。傀儡戲偶的頭部與四枝都是木雕品,身體主幹用竹編成,以布衣連接各部位、套上戲服,最後在各部位接上「操線」才大功告成,一個戲偶的線多達9~20條。(同註1)

一個完整的傀儡戲班,備有72個頭部、36具身軀,代表道教的七十二地煞與三十六天罡。傀儡戲的伴奏分成「北管」、「南管」兩種,演出時,與操偶師一樣,樂師也隱身在後臺演奏。

祭煞

「祭煞」是道教中驅逐鬼魔的儀式,由於臺灣的傀儡戲都用在與道教有關的祭煞,了解「祭煞」便成為了解傀儡戲的重要環節。祭煞通常用於溺水、火災,在這些事故場所通常都會進行「鍾魁抓鬼」的表演,操偶師喃喃唸著咒語、邊操縱著黑臉的鍾魁或紫臉的田都元帥做出揮劍的姿勢,表示斬妖除魔。祭煞儀式並不是要給觀眾看的,也沒有人願意觀看這種儀式,等到儀式完畢之後,才開始演出給觀眾欣賞的節目。祭煞演出前通常會先演出〈醉八仙〉(北部)或〈請神〉(中南部)的短劇。(同註1)

參考書目

註1. 施翠峰、施慧美,《臺灣民間藝術》,(臺北市:五南,2012二版),頁222~226。

相關閩南語 傀儡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