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全人教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全人教育


教育Wiki

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

目錄

定義

全人教育一詞,可從詞意及理念上著眼,一方面取其全,意指整全、全備、完全;另方面重在人,強調教育的目的在人,重點在人,意義在人而非在識。

內容說明
一、全人教育的源起

全人教育學者Ron Miller(1990)提出全人典範的觀點,認為全人教育就是一種全人的世界觀(holistic worldview)。這種全人觀,本質上重「靈性」勝過重「物質性」。廣義來說,全人觀意味著人的「內在品質」,譬如:頭腦、情感、創造力、想像力、體恤心、好奇心、尊重感,與實現自我的期望,這些內在品質有助於人類達到真正自我完成與社會和諧互動。這種重視靈性的全人教育觀,確認人生是有目標、有方向、有意義的。生而為人,我們的軀體和心靈都是深刻的、緊密的、不可分割的,緊緊「相連(connected)」於「宇宙」、「天」及自身的「社會文化」當中。在台灣,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理念,最早是由中原大學所倡導,該校於四十週年(1995年)校慶時,揭開「中原四十、邁向全人」,並以「天、人、物、我」四大學習面,開展全人教育的思維與策略)。1999年教育部受到該校辦學方針的感召,提出「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身學習」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願景。至此,台灣教育界開始有一批學者及實務人士開始深入探究全人教育的學理與實踐基礎,並且陸續有相關的實驗學校開辦,例如台北縣森林小學、苗栗縣全人高級實驗中學、台中縣磊川華德福小學、宜蘭縣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等。這些實驗學校力求突破傳統升學的教育思維,強調「學生為主、共同參與及行動省思」的精神,來開展學生的多元智能,企盼能培育出全人的下一代。

二、全人的意義

全人(holistic person)一詞就中文意義來解釋,是指完整的個人,是相對於半人或非人,但又與完美之人(complete man)不同。它正是透過批判半人或非人的過程,確立起全人的意義。就西文字義來解析,全人一詞的根源是取自希臘文的字源,holistic的holo是指將可看見的各部分彙集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看不見 ,但確存在的什麼,合併在一起。易言之,對人的認識或瞭解,實應將人視為一個大於各個可見部分的整體來看待,才能對人有真正、全面和完整性的瞭解。

三、全人教育的意涵

全人是指完整的個人,而全人教育是指充分發展個人潛能以培養完整個體的教育理念與模式。全人教育的意涵可藉由三個層面來析述:

(一)教育目標與原則方面

是以學生為主體,並將學生視為完整的個體,是以充分發展學生潛能及培養完整個體為目標。

(二)教育內容與形式方面

認為全人發展的範疇有德性、智能、體力、社群、美育、事業及情緒等,對於學生的學習內容必須加以統整,同時顧及思維與操作、觀念與實踐、分工與合作、欣賞與創作的學習過程。

(三)教育組織與資源方面

教育單位必須統整行政結構與行政運作,以作為示範,並且提供師生所需的教學材料與行政資源。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全人教育英文關鍵字: (Holistic Education)

參考資料

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28-29。五南圖書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