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再製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再製理論


教育Wiki

再製理論

目錄

一、起源

「再製理論」(reproduction theory)約莫興起於1960年代及1970年代,其主要是為了回應歐洲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系統追求社會正義失敗而興起的。在此之前,來自於低社經背景學童學習的失敗,往往歸因於個別智力、語言或學習動機的差異,所以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往往只集中在學生本身的特質(characteristics),而非學校制度本身運作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然而,隨著「再製理論」的興起,關注的焦點轉移至教學的互動關係、語言的使用及家中的成就地位等等。

二、意涵

關於「再製理論」意涵的探討,最早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法國社會學家布偶迪厄及派塞倫等人的著作。布爾迪厄的著作中,常探討學校再製社會及文化的不平等性,尤其布偶迪厄早期的著作探討再製策略於學校實踐中如何被設計及擬定,由此當可窺知布偶迪厄對於學校教育實踐中文化再製情形的關心。

再者,由於受到「批判理論」及「新馬克斯主義」思潮的影響,部分學者們以反科層化、反霸權宰制的批判精神,重新思考教育制度的定位,並反省教育與社會制度間歷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關係。這些學者的批判與檢討,形成教育社會學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和獨特的理論模式,稱之為「再製理論」。進一步言之,教育社會學曾被視為探討文化再製與社會再製之關係的科學。因之,可以窺知探討文化再製與社會再製二者間的互動關係,是教育社會學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換言之,探討「再製理論」是教育社會學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再製理論、中等教育、特質

英文關鍵字: reproduction theory、secondary education、characteristics

參考資料

施宜煌著。幼兒教育專題研究,1998年,頁4-15~4-16,華格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