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十三經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十三經


教育Wiki

模板:儒學

經書在南宋後通常包括十三部儒家著作,稱為十三經。分別是《詩經》、《尚書 (經)|尚書》、《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經是從先秦到南宋,經書逐漸增刪的結果,歷代研究十三經的學問稱為經學。

目錄

歷史

“經”

將儒家經典稱為“經”的現在最早見於《莊子·天運》:“孔子對老聃說:‘我研究《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時間很長了。’”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這至少可以證明,在戰國時已經有“六經”的說法。《莊子·天下》還說:“六經的道術分布在四方,而在華夏各國中有所表現的,有時被諸子百家稱道。”《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六經有時又稱六藝,這樣來說,六經也是諸子百家的學術淵源之一。

稱為“經”的不僅是儒家著作。《莊子·天下》說墨家弟子都讀《墨子|墨經》相裡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荀子》中引有《道經》。經也未必都是孔子所著。後來“經”字神秘化,各宗教經典都稱為“經”了。

從先秦六經到南宋十三經

《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俗稱為六藝),六藝中的《樂經》很早就亡佚了,《漢書·藝文志》中已無此書的記載。其他五種著作就稱為“五經”。漢朝時,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立於學官。唐朝時五經中的《儀禮》改為《禮記》,沿用至今。

後來經書的內涵不斷擴大。《後漢書·趙典傳》和《三國志·秦宓傳》中都有“七經”的記載,但未記載是哪七部典籍。後人有六經加上紀錄孔子言行的《論語》;東漢將五經加上《論語》、《孝經》;五經加上《周禮》、《禮記》三種說法。唐代時有“九經”的記載,後人認為是五經加上《論語》、《孝經》、《周禮》、《儀禮》或是五經加上《周禮》、《儀禮》並用春秋三傳即《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代替《春秋》。九經也立於學官,用於開科取士。宋代的晁公武說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將五經中《春秋》改為春秋三傳,再加上《周禮》、《禮記》、《論語》、《孝經》、《爾雅》為“十二經”。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提倡《孟子》之書。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單獨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於是本為子部書的《孟子》也升格成為經書的一部分,合稱十三經,十三經因而得名。

明代李元陽刻十三經注疏,十三經之名完全確定。

清朝乾隆帝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1815年學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從此,“十三經”在儒學典籍中的地位更加鞏固。

影響較小的分類

五代十國時後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爾雅》。也有將十三經加上大戴禮記為十四經。其實在後世還曾將紅樓夢列入十三經為十四經,不過人們認為不應將後世作品列入十三經,因此不被承認。至今仍維持十三經。

十三經簡介

詩經

《詩經》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春秋時期|春秋中期前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史記》認為是是由孔子所編定。但學者認為是由魯國樂官所編。周振甫,詩經譯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ISBN 9787534370670《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漢時有魯、齊、韓三家言《詩》,後來又有毛《詩》。只有《毛詩》流傳至今。

尚書

《尚書》古時稱《書》,是記言記事的簡冊泛稱,主要記載帝王言論及活動。到孔子時代,《書》大約只殘存百余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毀,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8篇《尚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為《今文尚書》。《尚書》的稱謂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東周,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

漢武帝末年。魯共王拆除孔子的舊宅,從牆壁夾層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大篆(籀文)寫成的《尚書》,稱為《古文尚書》,除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8篇外,多出16篇。西晉後,《尚書》全部散佚。東晉時梅賾獻《孔傳古文尚書》,包括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8篇(但析為33篇)和另外25篇,遂流傳至今。現認為《孔傳古文尚書》是偽書。李民,尚書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753253765X

禮記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共49篇,是先秦到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最初為西漢的戴聖所纂,但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ISBN 9787532537952戴聖本是今文《儀禮》博士,《儀禮》僅17篇,所記大多為士禮,故漢朝的儒家學者雜采當時能見到的各種文獻以為己用。其內容較為駁雜,大致有記述禮節、記述政令、解釋《儀禮》、記孔子言論、記述孔門及時人事、禮節考證、通論禮意或學術、記述制度、記述掌故、雜記等十種。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東漢時鄭玄為之作注,其文字較為通暢易讀,流傳較廣。唐朝時取代《儀禮》,成為五經之一。

易經

《周易》也稱《易》、《易經》,本是古代占蔔之書,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文敘述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傳》為解釋卦名、卦義、卦辭、爻辭的七種十篇,稱為“十翼”、“《易傳》”、“《易大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出現當在西周以前的遠古年代,有學者認為《經》的編訂在商朝|商末周初,《傳》作於春秋戰國,非一人一時之作。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ISBN 7532546462古人認為經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歷代聖人編定而成。內容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各方面,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周禮

儀禮

《儀禮》原稱為《禮》,在漢代也稱作《士禮》,對應於《禮記》而言,《儀禮》又可以稱為《禮經》,《禮記》是它的傳。到晉代才稱為《儀禮》。其17篇為各種禮儀的記錄,而未談各種禮儀的意義。《史記》、《漢書》和《禮記》均稱其出於孔子《史記·孔子世家》:“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漢書·儒林傳》:孔子“綴周之禮”。
《禮記·雜記下》:“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唐朝時,《儀禮》在五經中的地位被較為通暢易讀,流傳較廣的《禮記》取代。今本《儀禮》17篇的順序是鄭玄采用劉向《別錄》中的次序。

春秋左傳

左傳是十三經中字數最多的,唐代稱“大經”,對後世文學、史學影響深遠。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論語

孝經

《孝經》共十八章,約一千八百多字,是十三經中字數最少的。

爾雅

孟子

《孟子》是最晚加入十三經者,原本《孟子》是子部書。

注疏

“注”是指對十三經的字句進行注解,又可稱之為傳、箋、解、章句。“疏”則是對“注”的進行再注解,又稱義疏、正義、疏義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著錄的“經部”書籍達一千七百餘部,約兩萬卷。一卷以一萬字計算,估計約有二億字,這尚不包括四庫全書未收之書。

影響

自西漢以來,經書被確立為國家經典,宋代以來又被定為科舉用書,成為讀書人之必讀。故其地位崇高,影響巨大。《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經稟聖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無所容其贊述,所論次者,詁經之說而已。自漢京以後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其初專門授受,遞稟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夫漢學具有根柢,講學者以淺陋輕之,不足服漢儒也。宋學具有精微,讀書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十三經不過65萬字南宋鄭耕老統計如下:《周易》,二萬四千二百零七字。《尚書》,今古文合二萬五千八百字。(扣去偽古文,為一萬七千九百二十五字)《詩經》,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字。《周禮》,四萬五千八百零六字。《儀禮》,五萬六千一百一十五字。《禮記》,九萬九千零二十七字。《左傳》,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公羊傳》,四萬四千零七十五字。《穀梁傳》,四萬一千五百一十二字。《論語》,一萬二千七百字。《孟子》,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爾雅》,一萬三千一百一十三字。《孝經》,一千九百零三字。,而關於它們的注解達到三億字左右,為原文的四五百倍。


外部連結



以上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8%89%E7%B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