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呂赫若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呂赫若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呂赫若(1914─1951),本名呂石堆,臺中縣潭子人。小說家。
 1929年入台中師範學校就讀,當時正值社會主義思潮澎湃,農工階級運動昌盛之際,呂赫若受到時潮衝擊,對於其日後的文學理念與社會實踐,都有相當大的影響。1934年,呂赫若自台中師範學校畢業,擔任峨嵋國小老師,並開始以呂赫若為筆名,創作文學作品。1935年,呂赫若的第一篇小說(牛車)於日本(文學評論)發表,當時他年方二十二,初試啼聲即備受文壇矚目。1936年,(牛車)楊逵的(送報伕)、楊華的(薄命),一起入選中國作家胡風所編的【朝鮮台灣短篇集-山靈】,成為最先被介紹到中國的台灣作家。1939年,呂赫若赴日本研究聲樂,他更深刻地體認到做為一個殖民地子民的悲哀,從而激發更飽滿的對抗能量。1942年返台,積極參項文化運動,加入由張文環所主編的(台灣文學),並擔任(興南新聞)記者,其後亦參與台中縣籍作家張文環、音樂家呂泉生所組成的「厚生演劇研究會」,熱衷於舞台劇的編寫與演出。呂赫若在戲劇、音樂與文學各方面,才情橫溢,曾被譽為「台灣第一才子」。1945年,戰爭結束,國民政治接收台灣,呂赫若懷抱理想,相信台灣既已脫離殖民統治,便可望有自由、尊嚴的未來,他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擔任台中分團籌備處股長,以善盡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然而,政策不良,時局板蕩,呂赫若逐漸發現,與強權的對抗尚未結束。1946年,他擔任一份敢於直言批判的媒體(人民導報)的記者,並開始以中文發表小說。1947年,呂赫若在(台灣文化)發表其最後一篇作品(冬夜)。(冬夜)以日治末期至戰後初期的台灣社會為舞台背景,透過一名女子的淪落與悲運,浮刻當時台灣社會經濟惡化、官僚貪污、民生凋敝等社會問題,並預言了一場無可避免的社會風暴即將來臨。1947年,台灣由於政策不良,爆發全島性的二二八民變,呂赫若對國民政策徹底失望,更加苦心思索,身為一個作家,如何發揮更大的社會改革力量,如何以社會主義思想改造台灣,他主編左翼媒體(光明報),甚至變賣家產,開設「大安印刷廠」,即印製社會主義理念的宣傳品。1949年8月,《光明報》被指控是共產黨的地下報,《光明報》創辦人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及同校八位職員,還有十多位台大學生被逮捕,參與《光明報》編輯工作的呂赫若也因此開始逃亡,從此之後下落不明,至今生死成謎。至於呂赫若最後的下場,則有許多不同的傳說,到現在都沒有定論。最常見的說法是:1951年,呂赫若因參與「鹿窟武裝基地事件」,而死於台北縣石碇附近的鹿窟。

觀點

 呂赫若是典型的入世型作家,他認為作家必須懷抱入世的理想與使命感,克盡社會責任,除了用筆,還要透過行動,將關懷付諸實踐。在此局詭譎之中,做為一個有自覺的台灣作家。他認為,文學藝術是認識現實、追求美善的橋樑,好的文學要從生活中創造出來,文學不僅是作家個人的藝術理想,同時也是讓台灣文化生命活絡起來的動力,作家必須以熱情、誠實的心志來從事文學創作。呂赫若的文學觀,涵融著真善美的生命理想與熱情的現實關懷,一方面在追求藝術成就,一方面也在推動社會改革,於是,銳利的冷眼、滾熱的心腸,理智的觀察、感性的關照,也就成為呂赫若的文學特質。以他的重要作品〈牛車〉為例,呂赫若藉由楊添丁、阿梅這對貧苦夫婦的悲劇,表達了他對現代化的省思與批判。從<牛車>之後,呂赫若不斷以日據時期台灣底層人民的苦難為主題,他的作品也以反對封建與家庭的病態為主要創作對象,但是呂赫若小說中的女性題材也是比較特殊的。其中《暴風雨的故事》、《婚約奇談》、《女人心》等作品,特別能反­映時代、描繪出當時女性與殖民地人民受壓迫的悲哀。

著作

 作品以反對封建與家庭的病態為主要創作對象,小說中的女性題材也是比較特殊的。其中《暴風雨的故事》、《婚約奇談》、《女人心》等作品,特別能反映時代、描繪出當時女性與殖民地人民受壓迫的悲哀。七○年代末期由遠景出版「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卷五」:《牛車》,其中收錄〈牛車〉、〈財子壽〉、〈風水〉、〈合家平安〉、〈廟庭〉、〈月夜〉、〈清秋〉七篇小說, 是當時較完整介紹呂氏生平及作品之嚐試,成為當時了解呂赫若生平的入門書。九○年代。 首先是前衛出版《呂赫若集》,除〈牛車〉以外,另收錄〈暴風雨的故事〉、 〈婚約奇譚〉、〈萍蹤小記〉、〈女人心〉、〈逃匿者〉、〈鄰居〉、〈玉蘭花〉、〈山川草木〉、〈風頭水尾〉、〈冬夜〉等十一篇小說,呂赫若的戰前作品,包括評論與小說,陸續發表在《民眾日報》,並於1995年7月出版《呂赫若小說全集》。

評價

 ●呂赫若被評為「台灣第一才子」


編輯1097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