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哈伯瑪斯的認識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哈伯瑪斯的認識論


教育Wiki

哈氏的知識理論有兩大任務:一為批判從孔德以降的實證論;二是給予社會批判理論一個知識論的基礎。

批判實證論

實證論是一種對於科學的哲學性解釋或了解,這種解釋或了解影響科學研究工作。實證論對科學知識的反省相當膚淺,未對主體進行認識,也無視於對象的構成,認為科學研究的對象或所謂的「事實」是「暨予的」,而不是認識主體所「構成的」,因此不比追究主體的認識能力。1. 科學主義:以科學知識的標準來衡量所有其他知識只好被當作病人或犯人看待。2. 客觀主義:將世界當成一個客觀自存的結構,真理的命題就是事實與事實的結構。這種思想無法透視到科學研究之對象或事實的構成問題,遂將事實絕對化,反省的箭頭無法返回主體。=社會批判理論的基礎:=1. 馬克思:經濟決定論。2. 盧卡奇:將批判的有效性暨多在無產階級的獨特歷史位置上。3. 哈伯瑪斯:1960年代採認識論的進路,發展出一個廣闊的認識論架構, 一方面批判實證論,另方面將批判的知識加以合法化,給予批判理論一個認識論的基礎。1970年代發展「溝通理論」,希望從溝通形行動的內在結構發展出社會的批判凜論的基礎。

哈伯瑪斯的知識論架構

其關鍵要素為「認知興趣」或「知識構成的興趣」。→知識之所以能夠客觀,有賴於將知識與生活興趣之間的聯繫切斷,使知識成為「純知識」、理論成為「純理論」。(所謂的興趣指人類基本的生活興趣,能決定人在世界之中的取向,包含學術研究之取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