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團體盲思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團體盲思


教育Wiki

團體盲思(groupthink)

目錄

源起
珍尼斯以文獻探討方式檢視一些美國歷史上的政府重大決策事例---豬玀灣事件、珍珠港事變、越戰提昇事件,並輔以珍尼斯個人早期的研究發現,而創建一個關於團體盲思的理論概念。他認為團體盲思涉及一種心理的退化以及團體內壓力對事實和道德判斷的影響。團體盲思的概念說明為何某些團體會所做的決策不佳,又不會承認本身決策不當,而且自認做了一個很好的決策。
對於班級經營的主要啟示

一、危機處理預演

教師在班級經營此領域不能墨守成規,誤以為以前這樣作沒事就永遠不會有事。而應該跳脫內團體、外團體的框框,針對可能出現的偶發狀況,預演像是學生緊急意外事故之類的危機處理模式。

二、學生團體盲思之心理分析

以下四點團體盲思之心理分析是值得教師去反思學生為什麼會有「超乎預期的言行」:
1.個性弱化和責任分散:有團體做掩護,因不必對自己行動負太多責任,而容易盲目。
2.歷程損失和團體壓力:有能力成員在團體中地位低,其意見不被重視,且害怕別人批判,人微言輕乾脆沉默。
3.團體極化和風險轉移:團體討論往往增進其強勢成員原先意見,在團體討論時發現別人主張叫冒險,會基於「輸人不輸陣」想法下跟進。
4.團體歸屬與個人認同:基於我群心理,個體依附團體需求,為求不被排擠,或維護既得利益團體成員身分,誓死鞏固團體主張。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團體盲思
英文關鍵字:groupthink
參考資料
顏火龍、李新民等人著。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2001年初版,頁76-78,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